虽然裴玠未曾说完,可崔令窈明白他的意思。
不过,从十方观别院的那次梦魇后直到如今,崔令窈从未对信王生出过半点儿心思。
就算崔令仪一遍遍的针对都在告诉她,那一世信王待她有多好,无上高位,三千荣宠在一身的所谓专一。
可崔令窈并未觉得,那一世的自己,是真的幸福。
无论是崔令仪的记忆,还是自己的梦魇,哪一世,那都是自己,性情不会变化,思想不会变化。
让如今的崔令窈来看,嫁给信王这件事,并不一定就是她真心所愿。
而且,崔令仪也曾提起过,除了张氏因为受了这个女儿的牵连下场不好,整个崔家可都是因着那一世她的得宠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甚至,崔珺还成了成阳侯,崔家成了真正的神都名门望族。
而她爹娘之死的真相,却从未被人提及。
那一世的自己,真的幸福吗?
崔令窈曾经好几次想过这个问题。
若是被蒙在鼓中,享受着高位者施予的宠爱,一辈子就这么浑浑噩噩活着,看着参与了爹娘之死的那些真凶们一个个活得风光,就算有万千荣宠,那又如何呢?
就像今生,虽然有着互换这一件事的纠葛,让她和裴玠不得不绑定在一起。
但她决意入宫的最根本原因,是裴玠愿意帮她查出当年之事,还爹爹和娘亲一个公道。
“我从不沉溺于所谓的前世。我与陛下,才是今世最为坚定的同盟。”
他们,是写入骨血和魂魄中的同盟。
迎着崔令窈的眼神,裴玠只觉心头微动。
但最终,他只是端起一旁的茶盏,借着饮茶这个动作掩下了心中的万千思绪。
“裴琰若是有了多一世的记忆,必然会发现此间之事与他记忆中出现了极大偏差。朕,自然是他首要怀疑之人。而崔令仪,想来也是逃不过。”
裴琰可不会低看自己的对手。
虽然这些年来裴琰还十分低调,但从他那一世最后登顶帝位的结局来看,他绝不是个简单的。
既如此……
“崔令仪是留不得了。”
裴玠干脆道。
舍了崔令仪,才能保住崔令窈的异常不被发现。
垂眸微微思索片刻,崔令窈却有了新的主意。
“崔令仪知晓的事,其实和信王如今所掌握的相差无几。甚至,许多事上她是不如信王知晓的多。既如此,何不全了崔令仪的心愿。”
要保自己,防的就是信王跟太后的求娶。
否则,裴玠之前已经流露出要选召自己入宫为妃的意头,若是信王再闹出这么一通,不用旁人,太后第一个便先要自己的命。
若裴琰真有了第一世的记忆,也当真对自己有几分情意,他便不会急着去提这件事。
尤其是在他刚刚闹出了九韶台一事的当下。
可留给他的时间也不多。
毕竟,就算有着玄珲真人的话,最迟明年开春,裴玠也是要大婚了。
既如此,倒不如反其道而行之。
给裴玠送一个侧妃。
也解了太后的燃眉之急。
裴玠心领神会一笑。
“这倒是个好主意。”
若是崔令仪进了信王府,崔令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便安全了。
就算裴琰再觊觎她,可大昱甚少会有两女嫁一夫的先例,那对于女方家中的名声可是极大的损失,极容易让人以为后嫁之女与那夫婿早已暗通款曲。
就算偶有这种情况,也多是先嫁之女已为夫家诞育下子嗣,且夫家地位颇高。
女方家中担心男子续弦后,这亡妻之子无法被妥善照顾,方才会生出此等主意。
可这事,绝不会发生在裴琰身上。
一则裴琰和太后都绝不会同意崔令仪成为正妃。
崔家家世不够是其一,崔令仪自己的名声已经被她败坏到了谷底这是其二。太后恨不能让瑶池仙子下凡予信王为妻,怎会让崔令仪坐上信王妃的位子。
二则,裴琰绝不会让崔令仪生下他的子嗣。
只要他还有一丝理智,就绝不会做这等为自己埋下后患的事。
如此,只要崔令仪入了信王府,除非信王想明着抢人,或是他最后登顶帝位,否则从礼法和规矩上,他都绝了再娶崔令窈的可能。
只是,马上张氏在九韶台一事中的谋算就要被查出来了。
崔令仪有这样一个算计了信王名声的母亲,想要再入信王府,就更加难上加难了。
裴玠心有所思,自然也直接说出了口。
而崔令窈则是粲然一笑。
“如此,才更是情比金坚不是吗?到时神都内外,怕都是要传扬信王殿下对二妹妹的一片情深了。毕竟,就算张氏算计他栽了如此大一个跟头,更是闹得太后和奉国公兄妹反目,可信王殿下却依旧是痴心不改,执意迎娶张氏的女儿过门。如此深情,不该广为传颂吗?”
太后自然是难以接受。
可在信王名声被九韶台一事败坏的当下,为其迎娶一位无关轻重的侧妃,或许能够平息一些外界的流言风波。
太后,不一定不会考虑。
此事只要操作得当,有很大事成的几率。
而落在信王眼中,崔令仪本就是身带前世记忆,一直觊觎信王妃的位置。
如今这般结果,定然也是她谋算得来。
当然,此事如何去做,还得后续好好思量。
只是一旦事成,这两个人凑在一起,怕是非但不能发挥两个重生之人叠加的优势,还是要生出许多矛盾和嫌隙。
尤其是崔令仪,她可是最擅长拖后腿了。
屋内有些昏暗的灯光下,裴玠和崔令窈二人相视一笑,眼中的狡黠,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