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皇宫,金銮殿。
林萧站在百官队列的末尾,一个几乎可以被忽略的位置。
他身上的八品官袍显得有些单薄,与周围那些绯袍紫绶的大员们格格不入。
若非身负四部联合调查泯江案钦差的身份,这代表着大燕帝国权力中枢的金銮殿,是他此生都无缘踏足的禁地。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呼吸平稳,只见百官按品级分列左右,鸦雀无声,却能感受到无形的暗流在涌动,那是权力、派系、利益交织而成的巨大漩涡。
御座高悬于丹陛之上,空置着,却散发着令人不敢直视的威严。
林萧的目光快速扫过整个大殿,将眼前的景象尽收眼底,并在心中迅速勾勒出朝堂的势力分布图。
左侧,以誉王为首。这位皇子殿下身着亲王常服,面容儒雅,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但眼神深处却藏着不易察觉的锐利。
他身后,簇拥着一群相对年轻的官员,他们大多出身寒门,凭借科举或军功崭露头角,眼神中充满了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渴望。
他们是新兴的政治力量,是皇后一系在朝堂上最有力的支持者,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传统世家势力的挑战。
右侧,则是另一番景象。齐王身形魁梧,气势迫人,即便静立不动,也自有一股威慑力。
他身旁,是须发皆白、面容威严的右丞相李纲,这位老臣是大燕世家势力的代言人。
在他们身后,是庞大的世家大族官员群体,他们盘根错节,根基深厚,彼此之间通过联姻、师生、故旧等关系紧密相连,构成了一个难以撼动的利益堡垒。
他们看向誉王一派的眼神中,带着审视和不易察觉的轻蔑。
而在两大阵营之间,稍稍靠前的位置,左丞相周延静静站立。
他神色淡然,仿佛超然物外,既不向誉王示好,也不与齐王亲近。
但林萧知道,这位左相绝非与世无争,他的沉默中蕴藏着惊人的能量和翻云覆雨的算计,他像一条蛰伏的毒蛇,在等待最合适的出手机会。
林萧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这便是大燕的朝堂,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突然一声尖锐的唱声打破了沉寂:
“陛下驾到——!
身着明黄色龙袍的天启帝,在一众宫女太监的簇拥下,步履沉稳地走上玉阶,最终在御座上落座。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齐刷刷跪倒在地,山呼万岁的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在大殿内激荡,这是一股源自皇权的、无可匹敌的威压。
待山呼声止,皇帝低沉的声音响起,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指核心:“王禹。”
御史大夫王禹应声出列,再次躬身行礼:“臣在。”
“泯江一案,四部联合调查可有结果?”
此言一出,殿内原本略有松弛的气氛瞬间再度绷紧。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王禹身上。泯江决堤,洪水滔天,吞噬百万生灵,这是动摇国本的大事。
调查结果不仅关系到无数灾民的抚恤和问责,更将直接影响朝堂派系的势力平衡。
王禹声音铿锵有力道:“启奏陛下!臣等奉旨查办泯江决堤一案,幸不辱命,已查明真相!”
“说!”皇帝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禹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左右两列官员,声音陡然拔高:“回禀陛下!泯江决堤,表面看是百年不遇的洪峰所致,实则天灾背后,人祸才是主因!”
“人祸”二字一出,殿内响起一片低低的吸气声。
王禹继续说道:“多年以来,负责泯江河堤修缮的款项,层层被贪墨,导致河堤工程腐败丛生,根基早已溃烂不堪!
所谓固若金汤的千里长堤,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洪峰来袭,看似汹涌,实则尚未达到堤防设计的极限,却因堤坝内部偷工减料,不堪一击,一触即溃,最终酿成滔天大祸!”
林萧的眼角余光不易察觉地瞥了一眼左侧的誉王。
那儒雅的面容上,眼底深处极快地闪过一丝不悦。
林萧心中了然。誉王显然是察觉到了自己的滑头。
“臣等在调查中,查获了确凿罪证!证明这场灾祸,完全是由一个组织严密、盘根错节的贪墨网络所造成!
河堤修缮款项,自户部库银下拨的那一刻起,便开始被层层截留!
工部官员、地方州府、县衙胥吏,雁过拔毛,上下其手,真正用于修筑河堤的款项,尚不足原计划拨付总额的半数!”
“更可恨的是!”王禹的声音带上了一丝悲愤,“即便这不足半数的款项,也并未用于采购合格的石料、木材与糯米浆!
相关官员与奸商勾结,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用砂石替代坚固基材,致使河堤形同虚设!
最终,这些被贪墨的巨额款项,如同百川归海,尽数流入了一个名为‘泰丰行’的商号!”
“泰丰行!”
这三个字仿佛具有魔力,瞬间在殿内引发了一阵骚动。不少官员面露惊愕之色,显然这个名字并不陌生,甚至可能与在场的某些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王禹举起手中捧着的一摞厚厚的账册和几封密信,由身后的御史呈交给御前太监。
“陛下请看!这些账册详细记录了每一笔赃款流入泰丰行的路径!
泰丰行通过伪造交易契约、虚开票据、频繁转账等方式,将这些沾满了百姓血泪的银两反复清洗,最终抹去了其原本的痕迹,汇入了一个人的名下!”
大殿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那个即将被揭晓的名字。空气仿佛凝固了。
就在这时,右侧队列中,一直沉默不语的右丞相李纲突然开口:“王御史,此事干系重大,你所言的证据,是否都已核实清楚?”
林萧心中发出一声冷笑。果然,右丞相坐不住了。他这是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威望,质疑证据的可靠性,
为即将被抛出的人争取一线生机,或者至少,拖延时间,寻找对策。
王禹毫不畏惧地迎上右丞相审视的目光:“右丞相不必着急!下官查获的所有账目、密信,皆经过反复核对,笔迹鉴定,确认无误!
尤其是其中关键的几封指令性密函和最终的账目汇总,上面都有那个人的亲笔签名和私印!”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利剑般刺向站在右侧队列:“这个庞大而隐秘的贪墨网络,其核心策划者与执行者,正是当朝户部侍郎,李穆!”
王禹的声音如同平地惊雷,在大殿中炸响,“你身为户部堂官,执掌国家钱粮,却监守自盗,贪墨河堤修缮巨款!
你勾结奸商,罔顾国法,草菅人命,致使泯江决堤,百万生灵涂炭!你就是这场滔天大祸的罪魁祸首!”
随着王禹的厉声指控,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李穆身上。
他身体猛地一晃,声音慌乱道:“陛下……臣……臣冤枉啊!臣是被陷害的!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