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闻讯,龙颜大悦,即刻派吴立前往辽东,在得利赢城设立辽东卫。

    那一刻,大明的旗帜第一次在辽东的土地上高高飘扬,猎猎作响。

    刘益的投降,对朱元璋而言,宛如久旱后的甘霖。这不仅验证了他战略的正确性,更因为刘益控制的辽南地区与山东隔海相望,距离较近。渤海宛如内海,风平浪静时,船只往来如织,明军从登莱跨海登陆,相较于从中原沿山海关、走辽西一线的陆路,海上后勤运输要便捷得多,大大降低了粮草和兵力输送的难度。

    同年七月,大明正式设立定辽都卫指挥使,任命马云、叶旺为指挥使。马云、叶旺率领明军从山东登莱两地出发,战船浩浩荡荡地驶向辽南。当战船在金州登陆时,海浪拍打着将士们的战靴,他们如同天降神兵,正式将军事力量延伸至辽东大地。

    马云出身自猛将谢再兴的长枪军,他为人“持身廉洁,驭众宽简,纲纪肃政”,在军中威望极高。他与叶旺合力镇守辽东,凭借着卓越的功绩,最终升任中军都督府都督,成为明代辽东第一任最高军事将领,直至洪武十一年才调离此地。

    明军以得利赢城等辽南地区为北进基地,开始修筑金州卫城。工地上,百姓与士兵们挥汗如雨,一筐筐泥土被运上城墙,一块块砖石被垒起。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州卫城渐渐成型,明军在此屯兵驻守,不断扩大控制范围,一步步向辽沈地区推进。那段时间,山东的海运船只频繁往来,满载着关内的粮草和兵力,为辽东的明军提供着坚实的后勤保障。

    直到洪武十一年,辽沈之地基本收复平定。明军终于在辽东站稳脚跟,建立起了稳固的统治。辽东都司及其各卫所也逐渐设立完善,这标志着明朝开始全面替代元朝对东北进行统治。然而,新的挑战随之而来,占据金山、开元等地区的元将纳哈出,成为了明军在辽东最大的敌人。后来,一场大战突然爆发,在胡惟庸的策应下,常茂等人凭借着智慧和勇气,成功逼降纳哈出,还顺势铲除了胡惟庸与陈宁,大明自此彻底掌控了辽东。

    但好景不长,这些年辽东并不太平,罪魁祸首便是女真一族。

    李祺想到这里,眼神瞬间变得冰冷如霜,仿佛能结出冰碴。

    呵,女真,这就是日后满清建奴的前身。

    李祺拳头不自觉地握紧,既然身处大明,就绝不能让这大好河山落入建奴之手!

    带着坚定的信念,李祺来到文华殿。

    此时,太子标正端坐在案前,专注地批阅奏章。阳光透过窗纱,洒在他略显疲惫的面庞上。

    朱元璋已有禅位之心,如今的朝政大多由太子标处理。这位“大明常务副皇帝”,虽无皇帝之名,却行皇帝之实。

    太子标揉了揉因长时间书写而发酸的胳膊,抬起头,含笑看向李祺,温和地问道:“怎么了?有要事吗?”

    李祺毫不客气,大步上前,一屁股坐下,动作干脆利落地从袖中取出报纸,语气坚定地说道:“现在也是时候经略辽东了!”

    “辽东?”太子标眉头微皱,眼中满是疑惑,“这可是苦寒之地,不值得朝廷投入大量钱粮吧?”

    李祺轻轻摇头,脸上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这就是偏见了。”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大东北那肥沃的黑土地,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大粮仓,“辽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控制蒙古草原的重要一环。以辽东钳制蒙古左翼,可是我大明朝防边的重大国策。而且,辽东还有拱卫北方重镇北平、大宁的战略意义,高丽朝贡也必走辽东。所以,无论从军事、边防,还是外交上来看,辽东都是边疆重镇。一旦辽东地区不太平,我大明朝的统治也将受到威胁,所以经略辽东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