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内,烛火摇曳,暖黄的光在雕梁画栋间跳跃,将殿内的气氛烘得庄重又静谧。

    老朱负手而立,身姿挺拔,岁月虽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浅浅的皱纹,但那一双眼睛,依旧锐利如鹰。他缓缓转头,目光依次扫过李祺与太子标,声音低沉却有力:“你们准备出兵了?”

    李祺站在一旁,身姿笔直,神色坦然。听到老朱的询问,他也不隐瞒,毫不犹豫地直截了当地点了点头,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一丝犹豫。

    老朱见状,原本舒展的眉头瞬间紧紧皱起,犹如拧成了一个“川”字。他微微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忧虑与谨慎,道:“可安南是大明藩属国,历年朝贡不绝,没个正当理由,不好出兵吧?”

    李祺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他心里清楚,大明一向以礼仪之邦自居,出兵一事,自然要讲究个师出有名  。“简单。”李祺不紧不慢地开口解释道,语调平稳,透着十足的自信,“安南为称霸中南半岛,多次出兵征讨占城、老挝,而这两国同样也是我大明的藩属国。安南在那耀武扬威、欺凌弱小,如此行径,大明怎能坐视不管?”

    老朱和太子标听后,一时都沉默无语。两人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无奈,这个理由,乍一听,未免也太牵强了一些。

    李祺似乎早就料到他们的反应,神色依旧从容,继续说道:“此外,安南本身也对我大明没什么敬畏之心。他们依旧以皇帝自居,还搞出什么上皇制度,这岂是一个藩属国该做的事情?”

    按照礼法,安南既然成了大明藩属国,就该废去帝号,以国主自居。可他们倒好,依旧关起门来做皇帝,这无疑是僭越礼法的大不敬之举。安南国内还流行“上皇”制度,陈家旧例,有子既长,即使承正位。而父退居北宫,以王父尊称而同听政……事皆取决于父,嗣王无异于世子也。

    之所以搞出这一套,是由于陈朝同中国元朝和明朝进行交涉时,为避免由统治者(国王)直接出面,而以“上皇”的名义进行,这在李祺看来,简直就是脱了裤子放屁,荒谬至极。

    “这个理由,倒是勉强站得住脚。”老朱微微颔首,沉思片刻后说道。不过,他心中仍有疑虑,不禁开口问道:“不过这中南半岛,真那么重要吗?值得我大明劳师远征?”

    李祺脸上依旧挂着笑呵呵的表情,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语气充满崇敬:“父皇英明,我大明确实需要一个交趾省!”

    “安南藩属国!交趾行省!”老朱听到这话,瞳孔骤缩,眼神中闪过一丝震惊。他下意识地转头,看向墙上悬挂的堪舆图,目光在地图上安南的位置久久停留。

    “安南”这个名称,最早在唐高宗永徽六年出现,那时设有安南都护府。后交趾地区的丁部领称帝,取国号为“大瞿越”,安南正式建立了独立政权,成为国家,这是安南第一次脱离华夏独立建国。前宋祥符二年,李公蕴开创越南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李朝,统治者雄心勃勃,迫使占城、柬埔寨、老挝纳贡称臣,并且多次“深入宋境,焚其仓而还”“伐宋钦州,耀兵而还”。

    前宋疲于应付辽和西夏,无暇顾及西南,李朝的入侵强度一次次增加,直到宋神宗对李朝转为采取强硬态度,派遣大军大败安南军,李朝这才不敢再轻易入侵前宋。后淳熙元年,李朝国王李天祚遣使入贡,南宋孝宗始正式册封安南国王。自此,安南国成为中原政权的藩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