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穿越七九,我要娶祖孙三代的女神 > 第288章 真迹还是赝品

第288章 真迹还是赝品

    第288章 真迹还是赝品

    很快就到了大年初四。

    上午十点来钟,楚援朝带着个约五十岁的中年人过来了;

    介绍道:“师弟,这位是博物院的副研究员吴定远吴老师,我可是好不容易才把他请来的。”

    周知连忙上前伸出双手和这位副研究员握了握,说道:“吴老师,请屋里坐。”

    三人在屋里坐下,周知忙着烧水泡茶,吴定远则是打量着屋内的家具和翻新的房屋。

    笑道:“小周同志这屋子搞的蛮不错的嘛。”

    “嘿嘿~,吴老师,这屋子也就是请了几个老工匠来重新捯饬了一下,和吴老师你经常见的皇家庭院差得远了。”

    楚援朝嗤的一声笑道:“你小子还算有自知之明,知道你这院子和紫禁城相比起来啥也不是。”

    周知也笑了,知道是自己用词不当。

    也没在意,笑道:“吴老师也研究建筑物吗?”

    楚援朝说道:“你这小子会不会说话?那故宫修缮就有吴老师的一份功劳。”

    吴定远也没在意这两人说什么,眼睛一直在屋内的几幅画上扫视着;

    心里暗暗嘀咕,这小子还真有些好东西,不知从哪搞来的;

    忽然,眼睛在一幅画上停住了,直勾勾的看着那幅画。

    看了几眼,便站起身走到画前仔细的看了起来。

    见到画上‘李成’两个字顿时心中一片火热,又仔细研究起来。

    周知泡好茶端过来,就见茶几边只有楚援朝在;

    吴定远则是全神贯注的看着墙上那幅画,不由看了楚援朝一眼;

    楚援朝笑着摇摇头,没作声,只是指了指凳子,示意周知坐下。

    问道:“吴老师看的幅画是谁画的?”

    周知摇摇头道:“上面的落款是李成的,但不知道是哪个朝代的,拿到手的时候是黑黢黢的;

    几乎看不清画面,还是送去荣宝斋去捯饬了一遍,现在才基本能看清画面。”

    楚援朝顿时莞尔,这小子连画都不知道是谁的,就拿出来挂在墙上。

    也笑道:“你小子能不能有点出息?在家里挂幅画起码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再挂墙上,不然别人问起,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不是丢自己的脸嘛。”

    周知仰头哈哈一笑,说道:“无所谓,本来我也不懂,人家要说我附庸风雅也无所谓。”

    这时,吴定远走回茶几旁坐下,屈指轻轻敲了敲面前的茶几;

    笑道:“小周同志家里这些家具和画不简单呐,都是从什么地方踅摸来的?”

    这些东西不偷不抢,都是正当渠道来的;呃,黄文彬的那叫拿。

    周知笑道:“家具都是从家具厂买的;这些画嘛,有在旧货商店里买的,有在荣宝斋之类的文物商店里买的。”

    吴定远指了指刚才看的那幅画,轻笑道:“小周同志,文物商店和旧货商店里可买不到李成的画,那些人都是懂行的,你从他们手里可捡不到这样的大漏。”

    周知装出一副懵懂的样子,想了想说道:“李成是很有名的人吗?那幅画我记得是一个大娘拿来卖的;

    一起卖的还有好几幅画,那大娘说家里老伴病了,要一千块钱打包出售;

    那些画当时看着很旧,还有几幅破破烂烂的,我看着大娘可怜,就随手买了;

    拿回来打开看了看,这幅画几乎看不清画面,但我觉得应该不简单,就全部送去荣宝斋重新修复了一下。”

    吴定远想想,这小周说的理由也站得住脚,这时流落在民间的古董字画很多;

    老百姓遇到难处,拿出来贱卖的情况很多。

    不过又问道:“小周同志,你既然不知道李成是谁,怎么又会觉得这幅画不简单呢?”

    周知笑道:“这很简单啊,我的这些画里,就数它身上的印章最多。”

    楚援朝和吴定远都不禁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这小周同志还真是话糙理不糙,确实是很有道理。

    吴定远笑道:“这李成啊,出生于五代十国时期,在其晚年时赵匡胤已建立了宋朝;

    他的山水画淡雅含蓄,北宋皇室非常喜欢用他的画来装饰,导致整个宋朝的达官贵人也附庸风雅;

    纷纷效仿,不惜重金找李成作画。但这人有一个特点,不喜欢随随便便作画;

    因此,即使有人用重金请他作画,如果心情不好,他也懒得动笔。

    这就给赝品市场创造了机会,在当时,即使一幅赝品画,也能卖到300两黄金左右。”

    周知听得张大了嘴,这家伙名字很俗,但画却不俗,赝品都能卖到300两,那真迹岂不是要上千两?

    连忙问道:“吴老师,那我这幅画是真迹还是赝品?”

    吴定远摇摇头说道:“现在存世的几乎都是赝品。”

    见周知有些失望的眼神,又笑道:“这是因为当年蒙元灭宋时,这些马上民族除了对金银细软感兴趣;

    对字画这一类物品是毫无兴趣的,导致宋朝皇宫里的大量艺术作品被毁坏,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李成的作品。”

    周知问道:“如果只是皇宫里的画被毁坏,那民间总会有真迹留存下来吧?”

    吴定远却摇摇头笑道:“米芾知道吧?”

    “嗯,知道,米南宫嘛,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我以前还临过他的字呢。”

    吴定远呵呵笑道:“米芾当年到处搜寻李成的真迹,并没有收到几幅真迹,反而是搜寻到了三百多幅赝品;

    你试想一下,米芾也是北宋人,他都没收到几幅真迹,民间又会有几幅真迹能流传至今?”

    周知也倒没有多失望,笑道:“管他真迹赝品,反正我也分不清,就这样挂着吧。”

    吴定远却说道:“小周同志,你也别失望;我也没有说你这幅就是赝品,就像你说的;

    这幅画上的印鉴很多,我不是专门研究书画的,有些印鉴我不知道出处;

    所以,你要想知道这幅画到底是真迹还是赝品,还得请专门研究书画的同志来看看。”

    周知笑道:“吴老师说的是,等有空还得请个专家来帮我研究一下。”

    说着,去把放在墙角的箱子抱过来,就要往茶几上放;

    吴定远连忙说道:“等等,小周,就放地上就行。你这明中期的茶几还是得好生爱护一些,不然就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