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 > 第230章 圣贤与邪教

第230章 圣贤与邪教

    洪武十一年,四月末,金陵。

    春风送暖,风尘仆仆的燕王朱棣,抵达金陵皇宫,恰逢夜里,宫中静谧无声。

    燕王朱棣随着内官总管云奇往武英殿走。

    “云内官,父皇急召本王归京,究竟是为了何事?”

    燕王朱棣心里有些打鼓,询问道。

    内官总管云奇闻言,恭敬地回应。

    “殿下,老奴可不敢揣摩圣意,不过,连日来山东民乱不断,匪寇横行,老奴觉得陛下多半是请您归来为了此事。”

    山东民乱?

    燕王朱棣归来的途中听说过些消息,却不知严重到朱元璋为其操心的地步。

    “山东的民乱,有那么严重?”燕王朱棣眉头紧锁,觉得这事情不对劲。

    “不瞒殿下您说,光是这两日,便又冒出三股暴民,一股匪寇。”云奇叹了口气,道:“山东如今乱得很呢。”

    “朝中不少大臣都说,陛下推行新政心意是好的,但百姓不领情,应暂缓新政。”

    哼!燕王朱棣冷哼一声,道。

    “暂缓新政?他们想得倒是美!朝廷花费多少人力物力推行新政,就要停了?”

    朱棣脚步不由得快了几分,之前担忧朱元璋要自己脑袋的忧虑也减弱了不少。

    一炷香后,朱棣来到了武英殿门口。

    “燕王殿下,陛下交待过,您到了直接进去就好,老奴等在外面守着。”

    内官总管云奇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燕王朱棣深吸一口气,大步走进武英殿,武英殿内殿灯火通明,朱元璋还在批改奏疏。

    说起勤政,洪武皇帝朱元璋堪称“劳模”,从他登基开始,就极少有时间游玩。

    多数时间,朱元璋都在处理政务,这般劳动强度几十年如一日,令人不得不佩服。

    “父皇!”

    朱棣望着伏案批阅奏书的朱元璋,喊了一句。

    “儿臣,来了。”

    朱元璋抬起头,望着朱棣,许是批阅奏疏时间久了,朱元璋一时间还未反应过来。

    片刻后朱元璋威严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路上,可辛苦?”

    朱元璋戎马一生,什么辛苦没吃过?但面对这个儿子,他仍旧在担心朱棣是否辛苦。

    朱棣心中一暖,摇了摇头,“儿臣野惯了,风吹日晒不算什么,倒是父皇您这么晚了还没休息。”

    朱元璋放下奏疏,指了指,道:“咱想要早点休息,可这天下的政务怎么办?光山东一地,便极不太平。”

    朱元璋是父亲,更是君王,他对儿子的关怀也只能稍稍表露,便要聊军国大事。

    “儿臣在赶赴金陵的路上,听说了消息,山东的民乱闹腾得很凶,还有匪寇横行。”

    朱元璋叹了口气,指着御案边缘的奏疏,道:“不止是民乱与匪寇,山东有白莲教横行,煽动民乱。”

    “毛骧派去的人已经查到数个白莲教的分舵,若不整治,山东必定更乱!”

    山东是施行新政的“试验田”,若山东的新政失败了,其他地方的新政必定推行不进去。

    燕王朱棣闻言,握紧了拳头,道。

    “白莲邪教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父皇,儿臣愿意赶赴山东,将邪教一网打尽!”

    朱元璋千里迢迢地将朱棣召集归来,又说起山东,摆明了要燕王朱棣往山东平息山东的混乱。

    朱元璋微微颔首,对朱棣道。

    “山东之混乱,一在民乱匪寇,二在白莲教蛊惑,三在于有人推波助澜,平山东之乱,民乱匪寇白莲教易除,第三点最难根除。”

    “咱会让毛骧领着锦衣卫精锐随你前往山东,你万事小心,还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说。”

    燕王朱棣想了想,说道:“父皇,山东民乱情况复杂,到了那边儿臣信不过当地的官员。”

    “请父皇准许儿臣,调燕山三卫前往山东,让燕山三卫张玉、朱能、丘福等人,随儿臣往山东平祸乱!”

    张玉原为元朝将领,归降大明后隶属于燕山护卫,到了如今已经是燕山中护卫指挥使。

    朱能出身于燕山中护卫副千户,丘福亦隶属于燕山护卫,都是燕王朱棣的心腹将官。

    朱元璋想都没想,便准了朱棣的请求。

    山东的水深,白莲教与地方势力纠缠在一起,没有心腹在身边朱元璋也担心朱棣出事。

    “在京中歇息两日再去山东,你母后想念你了。”

    朱元璋交代完正事,叮嘱道。

    “儿臣,遵命!”

    朱棣归京的消息,知晓的人并不多,除了朱元璋、马皇后之外,便是朱标。

    至于朱棣归京为了什么,更是一个秘密。

    两日后,朱棣秘密启程,带着朱元璋的圣旨前往山东,平息山东的乱局。

    洪武十一年,五月,山东,东昌府。

    东昌府,馆陶。

    毛骧与燕王朱棣坐在马车里,毛骧正在将最新的情报一一禀报给朱棣。

    “东昌府清平,兖州府巨野、费县,还有登州府莱阳、青州府沂水,济南府新泰,这六处的民乱最凶。”

    “相伴的就是匪寇横行,趁乱浑水摸鱼,山东的都指挥使司已经派兵弹压、清剿,但民乱匪寇太多,都指挥使司兵力不足。”

    毛骧翻阅着文书,说道。

    “当前都指挥使司,仅能维持民乱不再扩大,要彻底弹压下去,很难,殿下,我们该怎么办?”

    燕王朱棣掀开车帘,往外张望,道。

    “山东乃是孔孟之乡,没想到圣人教化多年,民风依旧如此彪悍,啧啧啧。”

    毛骧闻言愣了一下,说道。

    “殿下,曲阜北孔孔氏一族威望甚高,您是说要请孔家出手,助您平息民乱?”

    民乱与真正的敌人还不大一样,他们大多数都是普通的百姓,官兵往往投鼠忌器。

    燕王朱棣嘴角上扬,语出惊人。

    “不,本王的意思是,北孔在山东多年却无法教化百姓,可见北孔徒有其表,那衍圣公更是欺世盗名之辈罢了。”

    毛骧吃了一惊,暗暗咧嘴。

    山东曲阜衍圣公,那可是千年传承的称号,天下读书人眼中的圣人,燕王朱棣竟如此编排衍圣公?

    “毛大人,咱让你查的白莲教据点,你查到了几个?”

    “启禀殿下,兖州府一个,济南府一个,还有莱州府一个,目前就查到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