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 > 第193章 老夫奉陪到底!

第193章 老夫奉陪到底!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海岛上。

    久未出场的李善长,正坐在自家院子里,睡眼惺忪地打着瞌睡。

    自从拿下南洋诸岛,把势力延伸到马六甲一带后,他便停下了扩张的脚步,巩固基础。

    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兴办教育,创立军校,培养人才,提升福利待遇等等。

    反正钱多的花不完,不如分出去一些,行善积德。

    至于行政架构,则采用了相当宽松的议会制度,三权分立,有事投票表决,最后由他拍板通过。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负担,把责任分摊出去。

    别像华夏那些集权皇帝似的,什么事都要管,大包大揽,累得跟三孙子似的

    只要核心掌握在手里,就出不了乱子。

    值得一提的是,他没有自封皇帝,而是和曾经那样,仍旧称为先生。

    其实,君王也好,皇帝也罢,不过是个听上去比较尊贵的名头,抛开华丽的外衣,没什么大不了的。

    另外,在征服南洋诸岛的过程中,系统给予了他相当丰厚的奖励。

    包括但不限于,一整套完整的竣工生产线

    迄今为止,他麾下的主力部队,已经开始大规模换装更为先进的栓式步枪。

    大名,李-恩菲尔德。

    小名,英七七!

    以及数十辆攻防兼备,鼎鼎有名的陆战之王!

    可惜,由于技术问题,还无法自行生产。

    但即便是消耗品,只要一亮出来,也能让那些没见过啥世面的明军,吓得半死!

    撑场面,绝对是够用了。

    不过,自从向大明宣战以后,除了偶尔派飞机骚扰一下,发点传单,揭露皇权本质,并没有真的派兵进攻

    “先生,密报到了!”

    “哦,是有关于大明那边的消息吗?”

    说着同时,李善长懒洋洋地坐起身来,接过密封的信纸,拆开看了一遍。

    “好啊,老朱果然沉不住气了!”

    “竟御驾亲征,带着大队人马杀过来。”

    “看来,之前的几次舆论攻势,并非没有效果,把他气得不轻啊!”

    “耽搁了这么久,应该是做足了准备吧?”

    既然人家主动上门,李善长也没闲着。

    立即下令,召集五万人马,积极备战,打一场漂亮的防守反击。

    没办法,虽说账面上有三十万兵力,但目前能用的,只有这么多了。

    原因无他。

    南洋海域,岛屿密布,碎得就像乐事薯片一样,几乎找不出完整的陆地。

    这么多港口沿岸需要驻防,兵力自然极为分散。

    当天,李善长就召开了会议,拟定作战计划,部署兵力,准备和老朱一决雌雄

    “爹,你看谁来了!”

    一天傍晚,李祺破门而入,领进来个衣衫褴褛,神情狼狈的年轻人。

    “李芳,你咋造成这样熊样了?”

    虽然阔别数年,但李善长还是一眼认出了来者是谁。

    话音未落,李芳涕泗横流,不管不顾的扑进老爹怀里,哭得那叫个稀里哗啦。

    “爹,我终于见到你了!”

    “你知道这些日子,我是怎么过的吗?”

    原来,胡惟庸案发后,在锦衣卫的暗中帮助下,李芳化妆成乞丐,逃出了京城。

    紧接着,一路风餐露宿,寻船出海,历经波折艰辛,才找到这里。

    听完儿子的讲述,李善长老怀大慰。

    这下,最后的软肋也没了。

    要不然,老朱如果想玩阴的,拿李芳做人质,逼他投降,到时还真不好办!

    “好孩子,你先洗个澡,换身衣服,下去休息吧!”

    “到了这里,就不必担惊受怕了”

    李芳一边抹着眼泪,一边点头。

    “对了爹,我离开大明时,沿海省份,正在征调民夫,打造战船”

    “皇帝陛下龙颜震怒,好像要对你用兵了!”

    “事态紧急,得早做准备才是!”

    李善长笑了笑,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没关系,老朱的一举一动,我都尽在掌握!”

    “让他尽管来吧,无论想打多久,咱奉陪到底!”

    同一时间。

    大明的先锋部队正在海上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听我命令,大军全速前进。”

    “咱们要第一个登上岛屿,抓住李善长那老家伙,抢得头功!”

    “弟兄们,有没有信心!”

    前方旗舰甲板上,发号施令的不是别人,正是意气风发,盔明甲亮的蓝玉。

    这次出征,本来没把他考虑在内的。

    但一听说有仗可打,小伙子立马热血澎湃,精神百倍。

    连夜跑进宫里,面见皇帝,一个头磕在地上,请求随军出征!

    朱元璋也没犹豫,看在他姐夫的面上,痛快地答应了,而且委以重任,给了个先锋的职位。

    因此,蓝玉踌躇满志,豪情万丈,要夺下头功。

    并且放出狂言,不需要皇帝亲自出马,仅凭他自己,就能将那老匹夫给生擒活捉

    说来,也是武将的辛酸。

    和文官不同的是,科举大抵上三年一届,每次录取名额,几十到数百人不等。

    有了进士身份,无论是留京任用,还是外放地方,都有的选,属于走上康庄大道,前途一片光明。

    只要好好干个几年,保证治下风调雨顺,别出什么乱子

    等到京城的御史下来巡查,请客送礼,搞搞关系,回去向皇帝美言几句,升迁的机会自然就有了。

    而提刀扛枪的武夫,就没这个待遇。

    太平时节,要么祖上或老子有能耐,在战场浴血拼杀,给子孙后代挣个一官半职的。

    要么,就得慢慢混资历,坐等升迁。

    而最快的一条渠道,就是指望有战事爆发,朝廷用人之际,提刀上阵,靠自己的本事,凭功劳加官进爵。

    所以,一心渴望进步的蓝玉,不愿意错过任何机会。

    说起来,人家也是有本钱的

    常遇春在世时,没少私下开小班授课,给他传授兵法。

    自认为,收拾一个舞文弄墨的老头子,还是手拿把攥的,功劳和白捡一样。

    文官要能带兵打仗,还要他们这些武夫做什么?

    “启禀将军,按照锦衣卫提供的航海路线图,前面那座岛,就是李善长的大本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