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敏回想着那一刻的舒适,“我就想起了苏东坡的一句诗。”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其实不算特别应景。
“但就那种感觉你知道吧?”
沈穗点头,“明白。”
有时候夜深人静的时候,明明怀里还揣着个小满呢。
可她也会觉得那一刻,自己跟夜色同呼吸。
很奇妙的一种感觉。
可能人就是这样,明明喜欢红尘俗世的热热闹闹,可某一瞬间也能跟孤寂共频。
享受那一刻的孤独寂寥。
“我跟你说,我想做一条裙子。”靳敏这次出去还是很有灵感的。
波光粼粼的湖面让她想做一条裙子。
碧波荡漾的湖面金光闪闪。
“肯定很好看。”
“对吧?我也这么觉得。”靳敏顿时信心满满,虽然她觉得这两个颜色很难调配,但试试看嘛。
不试试看,怎么知道成不成呢?
靳敏出去一趟,给沈穗和小满带了好多礼物。
不过小满最近还人如疯狗,并不在家。
靳敏觉得自己比亲妈还操心,“少年宫老师布置的作业写了吗?”
“写了的,每天还背一首诗呢。”
虽然背着背着就卡壳。
但磕磕绊绊也背下来了。
沈穗也不好说什么。
她不舍得鸡娃。
还是选择鸡自己。
好在暑假即将结束,对自己即将要去上幼儿园这件事,小满还是很期待的。
毕竟幼儿园里有很多很多小朋友。
还有晓晓也要上幼儿园。
她们又可以一块玩了!
期间沈穗还陪着小满去了晓晓家中。
晓晓父母早逝,小姑娘跟着外祖父母一块生活。
沈穗带着小满过来时,小姑娘兴奋的抱住了自己的小伙伴,“小满,我好想你。”
“我也是。”
看着俩小孩在彼此脸上造口水。
沈穗有那么点哭笑不得。
小孩才这么无所顾忌呢。
晓晓暑假跟外婆去了乡下,照顾外婆的妈妈。
也是才回来没两天。
朱老师两口子都十分热情,沈穗走的时候拎走了半筐晓晓在乡下摘的甜瓜。
当然,沈穗不是空手来的。
小满要上幼儿园了,沈穗这些天给孩子缝了个新书包。
并且应闺女的要求,给晓晓也缝了一个。
还绣了小姑娘的名字。
晓晓对新书包爱不释手,“我好想快点开学哦。”
朱老师闻言揉了揉外孙女的小脑袋,“想跟小满一起玩?”
“是呀。”晓晓很喜欢小满。
小满总会跟她说很多家里的事情,会给她带好多沈阿姨做的好吃的好玩的。
晓晓有时候觉得,自己也享受着小满那种被妈妈爱着的幸福。
那是小太阳,她忍不住的靠近。
当然,她有外公外婆,也很幸福的啦。
沈穗还没把自家的小太阳送到幼儿园,先接到了上海那边的电话。
“书已经上市了,大概下周北方一些城市的书店也会大规模铺货。”
赖常清卖了个关子,“你猜上海这边书店卖的怎么样?”
沈穗语气轻松,“如果不好的话,赖主编估计不会这么快联系我吧?”
书卖的如何沈穗不是很确定。
但她多少了解人性。
“哈哈。”赖常清被逗乐,但这么迫不及待的联系沈穗,的确有这方面原因,“上海这边书店很会讨巧,之前就拿到了书,按照你书里面教的,织了几件毛衣挂在那里。你想啊,大夏天的人家都卖衬衫,但你书店里挂着毛衣,这就挺让人奇怪的。”
营销是经济或者说管理学科的名词,这会儿国内还没有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