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禁枪是九六年开始的。

    此前数年,某省两个村子发生大规模械斗。

    步炮协同作战,近五千人参与其中,持续三十多小时。

    当时报纸上铺天盖地的新闻,后来沈穗也没少听人提到过。

    不外乎“我表舅的连襟就是那个村的,当时打的哟,警察来了都不好使”、“看到我这疤没,当时留下的”之类的吹牛皮。

    当然,在国内禁枪政策还没推行前,沈穗也没接触过这玩意儿。

    哪怕她曾经是军属。

    林建业也不能随便带着枪离开军区啊。

    其实两人初见面的时候,林建业应该是带着枪的。

    但那会儿也不是特别熟悉,她也不可能说,“能让我摸摸你的枪吗?”

    枪对沈穗而言,是个很遥远的名词。

    她从没想过要弄一把枪来防身。

    实际上,在这个年代,想要弄一把枪,并不难。

    即便不走刘武军的关系,沈穗也能搞到。

    但她没想到……

    竟然是从秦越这里得来的。

    “这是给我的?”沈穗艰难地开口。

    她还是觉得有些魔幻。

    “ps,苏联那边生产的袖珍手枪,原本是给克格勃便衣用的。”

    这是典型的小手枪,长度不过16公分,单排八发子弹,装弹后一斤多点。

    毕竟是机械制造的产物,这个分量其实已经很轻了。

    “试试?”

    看沈穗有些迟疑,秦越放轻了声音,“别怕,不会咬你。”

    冷不丁的幽默让沈穗忍不住笑了下。

    心头的那点不安也消散了大半。

    她从秦越手中接过这把枪。

    对沈穗来说,这的确不重。

    拿在手里颠了两下,她又有新的问题,“我不会用。”

    她还是第一次摸到这东西,压根不会用。

    “我先教你怎么用,等过两天你去刘武军那里,跟民兵一块学射击,巩固一下。”

    沈穗一怔,“这能行?”

    “刘武军不会管你有没有枪,哪来的,他这人不错,又是个聪明的,你防身用的手段,他不会追究什么。”

    秦越说着笑了下,“要是他问你要不要枪,你就让他再给你弄个。适当的卖他个人情,对你们彼此都有好处。”

    合适的人,适当的欠人情,能让彼此间的关系更为亲密。

    沈穗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只不过这会儿人在家中,秦越的射击教学只能浅尝辄止。

    “开枪的时候打开保险,不用的时候就关上,这样基本上不会出现意外。”

    怕沈穗弄混,秦越举了个最简单的例子,“见过枪毙犯人吗?”

    沈穗轻轻摇头,“没去看过。”

    她不算是爱凑热闹的人。

    “也没啥好看的,我只是给你举个例子。”秦越觉得她有点可爱。

    像是一个很勤奋又很听话的学生。

    “枪毙犯人时行刑队会发出指令,打开保险,射击。”

    “打开保险,射击。”秦越又强调一遍,“记住这句话就行了,枪法是用子弹喂出来的。想要射的准,还得多练。”

    “不过我希望你永远用不到这支枪。”

    他后面这句让沈穗微微一怔。

    情绪都被她压了下去,此刻她冲着秦越笑了笑,“我也希望,不过还是谢谢秦团长。”

    有些东西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这个道理沈穗自然懂。

    她平日里不怎么出远门,倒是不用担心。

    其实最大的危险,还就是在家里。

    毕竟胡同里没有左邻右舍。

    清静和安全不可兼得。

    如今枪在手,沈穗能安心不少。

    “这次欠了秦团长一个天大的人情,将来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