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问娇嗔地白了沈清棠眼,“不行!都是自己人,什么地主长工。”

    沈清棠笑了笑,她就是随口一说,当然不是这么想。

    她有更大的谋划。

    下午,沈清棠忙活完蔬菜棚里的事,把孩子交给季宴时和向春雨,张罗着做饭。

    上午税课局闹那一出,铺子没再营业。

    沈屿之去给会员们送蔬菜时,沈清棠和李素问便到集市上去采买。

    谷里一下子多了十来张嘴,总不能让人饿着肚子干活。

    如今谷里有石磨,不用买现成的米面,只需要按石、按斗买粮食回来自己加工即可。

    沈家人买了不少粮食。

    小麦、水稻、红豆、绿豆等都买了不少。

    还买了一头猪让朱屠夫给宰杀好。

    以及其他拉拉杂杂的食材。

    总之,大使赔偿的那些银钱,花的一干二净还不够。

    沈清棠又在自己私房钱里补了些才采买完,打道回府。

    这么多东西,纵使他们有好几个人,也背不动。

    不过沈家开铺子月余,跟附近还开着的商铺处的关系不错,平日里偶尔有剩余的蔬菜也会分给大家。

    借辆板车并不难。

    有个邻居是开马车店的,还要把马借给沈家人。

    沈家人没好意思要,只借了板车,自己推着物资回到谷中。

    人多,做的饭也多。

    李素问和崔晓云都来帮着打下手。

    崔晓云看见光食材就堆了半车,咂舌道:“你们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

    纵使谷里添了不少人,但是谷中不缺菜,只需要买点粮食即可。

    可沈清棠她们买回来的除了粮食还有各种食材,鸡鸭鹅都有,还有各种调味品。

    阵仗不比过年差。

    粮食还好说,可以久存。

    宰杀的猪肉没几天就会馊的。

    沈清棠拿着刀在猪身上比比划划,似乎在研究怎么下刀合适,闻言道,“因为最近咱们谷里双喜临门呀!”

    “嗯?”崔晓云不懂,“哪来的双喜?”

    “云姐,你看你家小叔子回来了是不是得算一喜?”

    崔晓云点头,“算的。虽说小叔子……回的不太光彩,好歹是活着归家。别看我公爹嘴上总嫌弃小叔,实际上开心着呢!

    你不知道我公爹和婆婆这两天饭都比以前吃的多。尤其是我婆婆,走路都带风,也不喊着说腿疼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嘛!”沈清棠笑。

    “还有一喜呢?”

    “我家糖糖和果果马上百日啦!今日在集市上采买时,我便跟我娘商量了一下,趁今日回来的早,有时间,干脆就把他们百日宴一起办了!”

    反正离糖糖果果没差几天。

    按照北川风俗,小孩子过生日要抢不不要过。

    意思是过百日要在孩子第九十九天过,或者再往前一点儿,但是不能到整百日。

    等过周岁生日也是如此,能提前两天,不能延后。

    沈家人如今落户北川,自然也可以遵守一下北川的习俗。

    反正谷中没有外客,有高兴的事也还是谷中这些人一起分享。

    早两天晚两天没区别。

    崔晓云连连点头,“确实是双喜临门。”

    除了向春雨,谷中所有的女眷都过来帮着做饭。

    如今天气暖和,在户外支起灶台,几个锅同时开火,做起饭来也快。

    青松年纪小,干不了重活,被分配过来帮着娘子军烧火。

    谷中如今二三十口子人,做二十道菜都不嫌多。

    馒头一次得吃一锅。

    沈清棠还在溪水中下了渔网,看看能不能在晚饭时再加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