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搬的,不用交白银,到时候朕回大唐时你们跟着来就行。”
“记住,是全族迁移。”
李恪看出了右边豪族的犹豫,给他们一个机会。
比起五十万两白银,他更希望这些豪族能搬到大唐。
他们不仅仅是迁移,他们的财富还能带动当地的发展,经济也能快速发展。
“谢陛下。”
豪族们弯腰行礼,嘴里道谢。
“朕还有事要你们帮忙。”
“用你们家族的名义,给整个吐蕃送消息出去。”
“大唐欢迎吐蕃望族,所有望族都能来大唐发展。”
“我们会给他们大唐的身份,还有一大堆优惠政策。”
“传播消息的时候,记得说你们已经决定搬去大唐了。”
打吐蕃的事不会就这么结束,还会继续推进,占领更多城池。
但这个消息一传出去,肯定会引起震动。
豪族可能不会抵抗,甚至有的还会主动帮忙搬去大唐。
而吐蕃的政权也会受到影响。
松赞干布和大相肯定会大吃一惊,然后迅速反击。
大战很快就会打起来,真正对吐蕃的谋划也得开始了。
“是。”
豪族们只能点头。
心里怎么想不知道,但看到之前被砍头的将军,只能老老实实听话。
“你们下去吧。”
“自己心里有数,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弄清楚”
李恪似笑非笑。
城里的百姓不多,唐兵却很多。
如果李恪愿意,这座城随时可以变成空城。
“谢陛下。”
豪族们松了口气,连声道谢,匆匆离开。
“带他们下去,看好他们,谁敢逃跑,就地解决。”
李恪看着还跪在地上的吐蕃将领。
那些将领被士兵们带走时,嘴里骂骂咧咧。
……
城里的百姓家家户户都关着门。
害怕唐军进城后会怎么样。
结果等了半晌,外面一点动静都没有。
胆大的悄悄打开门,看到空荡荡的街道,就鼓起勇气走了出去。
和他们一样胆大的人也不少,大家都在街道上,面面相觑,觉得奇怪。
“这也太安静了吧?”
“是啊,这像打仗么?”
“唐军也太好说话了吧?”
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都很好奇。
突然,远处来了一队唐军。
吐蕃的百姓吓了一跳,纷纷后退,想躲回家里。
但领头的大声宣布:
“陛下有令,城里一切照旧,城门不准乱闯。”
士兵们一遍遍重复这句话,从百姓们身边经过。
吐蕃百姓们互相看了看,有点不敢相信。
一时间不知道是该欢呼还是该怀疑。
很快,这个消息就传遍了全城,豪族们把消息传了出去。
李恪要迁移吐蕃望族的消息,迅速传遍整个吐蕃。
至于六国联军,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他们听说自己国家的士兵都被杀了。
虽然只有一万士兵,但六国联军总共六万啊。
更气人的是,六国联军六万大军覆灭,吐蕃的骑兵却只损失了两三千。
他们怀疑是不是有什么内情自己不知道。
是不是大唐和吐蕃有什么秘密合作。
六国认为要暂停合作,好好考虑一下。
“诸位代表,这个时候我们还终止合作,是给了大唐机会。”
“他一定会选择我们之中的某个国家出手的,我们会被大唐逐一击破的。”
松赞干布亲自出面。
六国联军在主城已经有了一段时间。
但松赞干布全程也就出面一次而已。
这是第二次。
六国代表看在松赞干布的面子上,并没有继续闹下去。
但彼此之间的脸色也不是很好看,看着吐蕃人的眼神带着猜忌。
而就在这个时候,大相从远处赶来,神色慌乱的样子,像是有大事发生。
诸国代表都不是傻子,一眼就能够看出能大相有要事禀报。
作为大相,竟然这幅样子,肯定是大事情。
“赞普,请移步。”
大相沉声道。
要松赞干布换个地方再说。
松赞干布脸色一沉,点头就要离开。
但是,六国联军的脾气还没有消去。
“大相,赞普,是有什么我们盟国不能听的?”
薛延陀代表当即露出不满的神色。
他的话引起了其他国家代表的附和,不满看向松赞干布。
“大相,说吧。”
松赞干布眉头微皱,平静道。
他知道七国联盟之间出现了裂痕,其他六国开始不信任吐蕃。
如果吐蕃不稍微改变,那么七国之间的联盟,就真的要破裂。
比如这一次,不管是什么信息,都得要在他们的面前说。
再遮遮挡挡的话,破绽会变得更加大。
“唐军已经攻下了我们的阳城,消息也传出去了。”
“说是大唐希望我们吐蕃的望族搬到大唐去,还有优惠政策……”
大相扫了一眼在场的代表。
心里叹了口气,知道自己来得不是时候。
但事情已经这样了,也只能硬着头皮把消息说出来。
“哼,阴阳怪气的东西,也想骗我们吐蕃人去大唐?”
“大相,传我命令,集合所有军队,向阳城进攻,我亲自出马。”
松赞干布开口。
他冷冷地下了命令,挥了一下袖子,转身就走。
大相张了张嘴,想叫住松赞干布,但最后还是没叫出来。
他也没空理这些代表了,转身就走。
“唐军已经攻下一座城了?”
“这也太快了,才半天吧?”
“听说是李恪亲自率军,如果是这样那就容易理解了。”
“大唐皇帝亲自来,如果没有大好处,肯定不会轻易撤退。”
“我们该怎么办?”
“先看看决战的结果,如果情况不妙,我们就各自散伙吧。”
代表议论纷纷。
吐蕃提出的联盟时间,他们一直处于劣势。
连七国和大唐的竞争都应付不来,可见这个联盟其实没什么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做事不可能全力以赴,想要成功真的不容易。
……
没过多久,吐蕃的军队就集合好了。
松赞干布亲自率领军队,向阳城进攻。
时间飞快,两天过去。
这时,李恪又占领了一座城池。
政策还是和阳城一样,要人口迁移。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提前听到了消息,有书家望族主动迁移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