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才能激励官员在地方上勤勉执政。
不过,怎么把握变革尺度,需要仔细考虑。
必须循序渐进,慢慢来。
如果改革过于激进,用力过猛,不仅难以根除积弊,还可能引起朝廷更大的动荡,这是李恪绝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李恪将关注点放在了每年的冬季铨选上,这一过程本身就是朝廷选拔官员最重要的环节。
在和房玄龄等重臣讨论后,李恪决定制度不宜大幅变革,而是慢慢来,逐步完善整个体系。
至于科举,李恪非常不满,觉得就是笑话。
高中的,其中七成是世家子弟,剩下三成是寒门,对普通百姓来说,科举路几乎被封住。
不是糊名制,成绩好坏取决于出身,只要文章不算过于荒谬,都能获得好排名。
李二曾自信说要揽尽天下英才,却忽略了科举制度内的权力斗争和现实局限。
李恪想要完善科举制,让才华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
不过,一朝一夕是改不了的。
房玄龄等一众老臣,拼死阻拦。
就连周海,也面露难色,微微摇头。
在大唐,若真按李恪在凉城那套考举制来,恐怕只能捞到一池浑水。
考试难度虽低,却没人愿意参加,通过了又能怎样?
不过是个虚名而已,谁会为此买单?
面对无人问津的考试,李恪的一腔热血仿佛被冷水浇灭,只能无奈一笑心中满是不甘。
但好在,他没有一意孤行,听取了众人的意见,决定先推行糊名制,让答卷先匿名,至少算是一场公正的较量。
这时,李恪的目光被一封奏折吸引。
是长孙冲的请辞奏折。
李恪皱眉,清楚这是长孙冲对改革科举的无声挑战。
长孙无忌犯下滔天大罪,文武对长孙冲肯定戴有色眼镜。
如果真的让长孙冲离职,就是给对手送上了大礼,只会让他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
李恪眉头紧锁,思索对策,片刻后,眼前一亮,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就让长孙冲去担任水师将军吧!
大唐的水师现在闲得发霉,把他放在那里,谅谁也不敢说三道四。
而且,李恪还有更深的打算,把长孙冲调到东北。
让他去建立码头,打造一个水师基地,为将来进攻半岛和扶桑做准备!
这样一来,既能让长孙冲避开风头,又能为将来的大计埋下伏笔,算是一举两得!
想到这,李恪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
驸马府。
长孙冲拿着李恪的调令,一脸愕然,醉眼朦胧间对长乐公主道:“李恪究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莫非,他真的打算放我一马?”
长乐公主绝美的容颜上带着几分怜悯,看着眼前这曾经意气风发的男人,如今因为长孙无忌的事而变得颓废不堪。
“三哥对你不会有恶意。夫君,既然他调你去水师,那便在水师大展拳脚便是。我会陪你一同上任,共度风雨。”
长孙冲一听这话,泪水决堤,
重重地点了点头,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力量。
李恪的计谋,堪称天衣无缝。
他让长孙冲前往东北,建立基地只是其次,更重要的是要让东北自给自足,吸引人才。
而长孙冲的水师将军之位,正是关键所在。
东北的黑土地,是无尽的宝藏。还有渔获,是东北新生的希望!
李恪记得很清楚,渤海湾历来是中国的重要渔场。
只是现代由于污染和盲目开发,渔业资源才逐渐枯竭。
在大唐,人们只会担心海里的鱼太多捕不完,根本不用愁捕不到鱼。
但普通渔民的条件有限,捕鱼工具简陋,无法形成规模化的产业。
如果由朝廷来组织,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李恪还考虑到了一个稳定东北的策略,将胡人南迁的安置方法结合。
他在纸上涂了几笔,勾勒出了一个粗略的战略计划。
紧接着,吩咐手下给李靖和房玄龄传旨,还特地嘱咐洪天,喊上张海,全部往李二宫殿赶,商量国家大事。
旨意一出,李靖和房玄龄心惊胆战,心想,咋就让他们去李二的住处呢?
难道说,李二有啥不测?
他们心中七上八下,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火急火燎地往宫里赶。
另一边,张海等人也是一路狂奔,往宫里跑去。
就在李靖的马车抵达大兴宫时,房玄龄的马车也刚好赶到。
房玄龄朝着李靖微微点头,一脸严肃道:“卫国公。”
“左仆射!”
李靖拱手行礼,心里五味杂陈。
李恪对房玄龄很信任,李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别扭。
虽然两人的关系不会因此有什么变化,但总感觉有点怪怪的。
“殿下忽然召我们入宫,左仆射怎么看?”李靖试探性问道。
房玄龄脸色一沉,摇了摇头,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最终只化作一声悠长的叹息。
“唉,我心中忐忑,但愿此事不会牵涉陛下。”
他最怕的就是李恪会对李二下手。
毕竟,李二正值壮年,与李渊那老头大不相同。
若是李恪心生邪念,以为李二对他构成威胁,暗中加害,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李靖点头,同样祈祷,千万别是这事儿,不然这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朝堂,恐怕又要掀起一番腥风血雨。
两人不敢有片刻耽搁,心急如焚地赶往李二居住的宫殿。
刚踏入宫门,便有内侍匆匆迎上来,带领他们向宫内走去。
此刻,李二正瞪着李恪,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悦。
“你小子又跑来做什么?”
李恪却是满脸笑意,从容不迫道:“我这有个绝妙的政策,要想顺利实施,还得借你威名一用。所以,特地请了房卿等人前来议事。”
李二懒得理他,刚想转身,却被李恪拽住了衣袖。
“父皇别急着走啊,就算你不吭声,听听也好嘛!”
李恪故意把接见李靖等人的场合选在李二这里,就是想借他的威望一用。
想搞军屯,凭李恪现在对大唐十二卫的掌控力,是远远不够的,这事还得靠李二出面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