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遇袭后的日子里,阴霾始终笼罩在萧奕和林琉璃心头。刺客事件绝非偶然,背后隐藏的势力犹如暗处的毒蛇。
清晨,萧奕和林琉璃相对而坐,神色凝重,面前摆放着从刺客身上搜出的物件,一把断刃、半块染血的布巾以及一枚刻有奇怪符号的令牌,这些便是他们目前仅有的线索。
“萧郎,这断刃材质特殊,绝非普通铁匠铺能打造,想必出自某个神秘的兵器作坊。”林琉璃拿起断刃,仔细端详,眼中透着探寻的光芒。萧奕微微点头,手指轻轻摩挲着令牌上的符号,说道:“这令牌上的符号,我在军中多年也未曾见过,背后势力藏得很深。仅凭我们两人,调查恐有难度。”就在这时,管家前来通报,宋徐求见。两人对视一眼,徐的到来,或许能为调查带来转机。
宋徐踏入书房,看到桌上的线索,神色一凛。“听闻王府之事,我便一直在暗中留意。我那些商贩朋友遍布京城角落,消息灵通,或许能助我们一臂之力。”宋徐开门见山地说道。三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商讨调查方向。
林琉璃详细讲述了刺客的衣着打扮、武器特征以及战斗风格,宋徐一边听一边沉思,脑海中迅速梳理着人脉关系。
“我记得有个布料商人,曾提过近期有一批特殊布料被神秘人大量订购,说不定与刺客的衣物有关。我这就去打听。”宋徐起身欲走,萧奕伸手拦住他:“宋兄,此去务必小心,对方既然敢行刺,必定心狠手辣,切莫打草惊蛇。”宋徐点头,大步离去。、
与此同时,萧奕和林琉璃也没有闲着。萧奕凭借在军中的威望,召集了几位心腹将领,让他们暗中调查兵器作坊的线索。林琉璃则凭借商业圈的人脉,走访京城的各类工匠,试图从那枚神秘令牌上找到突破口。
数日后,线索逐渐汇总。宋徐从布料商人处得知,那批特殊布料被送往了一家不起眼的裁缝店,而这家裁缝店时常有一些行踪诡秘的人出入。
萧奕的心腹将领也传来消息,京城郊外有一处废弃的宅子,近期常有陌生人进出,疑似兵器作坊。林琉璃通过一位老工匠辨认出,令牌上的符号与一个古老的组织有关,而这个组织近年来与朝中某些势力往来密切。
随着调查深入,矛头逐渐指向了朝中一股势力——皇后的外戚。这股势力长期在朝中把持要职,飞扬跋扈,对萧奕重新掌权后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极为不满,担心自身利益受损。而林琉璃在商业领域的影响力如日中天,大量资源流入她的商业版图,也让这些人眼红不已。他们妄图通过刺杀萧奕,打乱朝堂局势,同时打压林琉璃的商业活动,以维护自身的权势与财富。
得知真相后,萧奕和林琉璃并未慌乱,反而冷静地制定了一个将计就计的计划。他们对外宣称,林琉璃因王府遇袭受惊过度,卧床不起,商业事务全面停滞。萧奕则在朝堂上故意表现出消沉与疲惫,对政务不再积极,给人一种遭受重创、无力反击的假象。与此同时,他们在王府内精心布置了一个圈套。
王府花园的一处角落,被改造成一个看似疏于防范的休憩之所。
周围布置了隐藏的机关与暗哨,只等敌人上钩。萧奕和林琉璃表面上放松警惕,实则日夜关注着各方动向。数日后,密探传来消息,皇后的外戚果然上钩,计划再次派人潜入王府,趁林琉璃病重、萧奕松懈之际,给予致命一击。
行动当晚,夜色如墨,乌云遮蔽了月光。王府大门紧闭,四周寂静无声,仿佛陷入沉睡。一群黑影如鬼魅般翻过王府围墙,朝着花园方向潜行。他们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却不知已踏入萧奕和林琉璃精心布置的陷阱。
当刺客们靠近花园中的“休憩之所”时,突然,四周火把齐燃,。萧奕和林琉璃身着劲装,手持利刃,带领王府护卫从四面八方涌出,将刺客团团围住。
“大胆狂徒,今日便是你们的末日!”萧奕一声怒吼,声如洪钟。刺客们见状,虽心中一惊,但仍负隅顽抗。一场激烈的战斗就此展开,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回荡在王府上空。林琉璃武艺高强,剑法凌厉,在刺客群中穿梭自如,所到之处,刺客纷纷倒下。萧奕更是勇猛无比,手中长剑挥舞,如虎入羊群,将刺客逼得节节败退。
经过一番激战,刺客们死伤惨重,剩余之人见大势已去,纷纷跪地求饶。萧奕和林琉璃走上前,目光冰冷地看着这些刺客。“说,是谁指使你们的?”林琉璃厉声问道。刺客们起初还心存侥幸,拒不交代,但在萧奕和林琉璃的威逼利诱下,最终不得不吐露实情,将皇后外戚的阴谋和盘托出。
萧奕和林琉璃掌握证据后,立即进宫面圣。他们将调查结果与刺客的供词呈递给皇帝,皇帝听闻后龙颜大怒。皇后的外戚势力长期在朝中结党营私,早已引起皇帝的不满,此次竟敢行刺朝廷重臣,更是触犯了皇帝的底线。皇帝当即下令,彻查此事,严惩皇后的外戚势力。
在皇帝的雷霆手段下,这股长期威胁朝堂稳定的势力被彻底铲除。萧奕和林琉璃成功化解了危机,不仅巩固了自己在朝中与商界的地位,也为国家的稳定与繁荣扫清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