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新房落成
白弯大战是大盛和北夷近些年打得最厉害的一仗,大盛死四万七千多将士,北夷死六万骑兵,以大盛惨胜结束。
那一仗天鹰卫人人带伤,连主将天应府老侯爷都中一箭,可见战况之惨烈。
程守信能在那场大战中活下来,真是太不容易。
见到杨云如此郑重,程守信也连忙抱拳还礼,村里的人只知道他去打仗,但白弯大战到底有多惨烈,没人在乎。
现下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懂沙场纵横的人,程守信心中不由自主地有些感动。
在两人互相致意的时候,胖婶欢喜的声音响起来,“老程,文书签了!咱们家以后能多种十亩地了!”
多种十亩地,代表多十亩地的收入,家里境况也会改善,胖婶自然高兴。
看着胖婶喜气洋洋的样子,杨云悄悄对程守信说:“程大叔,要不这租子免了吧,算是我对你的一些敬意。”
天应府老侯爷小侯爷都是出身行伍,连带着杨云也对军中将士,天然有几分好感。
姜梅做成衣,每月都有十几两的收入,减掉这点租子不算什么。
没想到程守信摇摇头,十分坚定地说:“杨公子,你要是减租,那我宁愿不租。”
白弯大战是程守信当年的荣耀,而不是请求别人施舍的借口。
眼看程守信这么坚定,杨云只能按下这个想法,将胖婶程守信和族老送出门。
把家里的地租出去后,杨云又回到之前按部就班的生活,每天上学,回家,偶尔跟张顺子等人聊聊先天,日子平淡而温馨。
这天,周仲将《孟子》最后一篇释义讲完,看着杨云赞许地点点头,
“杨云,你是我见过学习速度最快的学生,今日之后,你可以读《中庸》了。按你的读书速度,说不定可以参加明年的童生试。”
杨云的眼睛一亮,带着几分期待问道:“真的吗?”
自回到青山村,杨云已决定要考功名,让之前那些人看看,他不靠外力,依然能做出一番大事!
明年的童生试虽然简单,但要是能过的话,也算是有功名了。
周仲见到杨云喜形于色,立刻脸色一沉,淡淡地提醒说:
“你是不是以为童生的名头已经在向你招手?你是不是觉得只要参加,一定能过?”
杨云看到周仲面色不悦,知道他生气了,连忙低头,一语不发,乖乖听训。
虽然嘴上不说,但实际上杨云心里是这么想的。
他将四书背得滚瓜烂熟,连精义也记得清清楚楚,难道会连个童生也拿不到?
见到杨云不说话,周仲似猜到他心里的想法,冷笑着说:
“四书只是最基本的东西,童生试还要考试帖诗,你能做出合格的试帖诗吗?”
这下杨云老实了,他这段时间忙着学习四书,根本没了解过怎么做试帖诗,“还请先生指教。”
坐在桌子后面的周仲看着杨云,语速不快不慢地给他讲解,
“所谓试帖诗,是科举所作之诗的统称,多为五言六韵,或八言排律,韵脚要在平声各韵中出字,不得重字,此诗一直到殿试方才不考。”
“你就算四书学得再好,别的内容你不会,一样是个考不中。”
听到童生试竟还有这么多规矩,杨云神色郑重很多,冲着周仲行礼说:“多谢先生指点,学生以后定然虚心学习。”
周仲见到杨云不再像刚才那样不服,心中知道镇住他,才不慌不忙地说:
“你先把《中庸》读完,我再教你试帖诗。”
“试帖诗后还有八股文,策论,你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千万不能因为一时进步,骄傲自满,那样害的只会是你自身。”
杨云点点头,回去学堂潜心学四书,科举的路没有那么好走,他必须时刻警醒,不能有任何骄傲自满才行。
等杨云走了,面目严肃,坐得笔挺的周仲忽然塌在椅子上,长舒一口气,
“幸亏我肚子里还有点真菜实力,要不然还真镇不住这小子。”
杨云这种学生是老师的幸福,也是老师的烦恼,稍有不慎被这小子超过了。
转眼又是一月过去,这天杨云家里瓦房终于盖好,他特意请老师和同学过来参加暖房仪式。
姜梅也把村里比较近的亲戚和邻居都请过来热闹热闹。
“恭喜恭喜。”
周仲今天第一次到杨云家里来,特意换一身干净衣服,还给杨云包一个红包。
“多谢先生,先生,你请到主桌。”
杨云毫不客气地接过周仲的红包,把他请到主桌,和族老,姜梅等人同坐。
“云哥,恭喜恭喜!”
虞尚熙和宋玉川领着一帮同学都来了。
本来他们也想包红包,但杨云坚决不许,最后拗不过他,只能空着手来吃一顿。
“你们来就好,那边是你们的桌,我特意给你们准备着麻糖,快去吃吧。”
杨云见到小兄弟们来了,指着院中的一桌,轻声对众人说。
刚来的时候,宋玉川等人极力装出一副大人的样子,听到麻糖后,立刻原形毕露,飞奔着去吃糖。
接着邻居们到了,纷纷向姜梅和杨云道喜。
在杨云觉得人数差不多,准备开席的时候,一男一女走过来,笑嘻嘻地说:
“嫂子,暖房这么大的事怎么不跟家里说一声?”
来人正是杨玉明的弟弟,杨云的四叔,杨玉竹。
原本杨云觉得他和祖宅那边的人不对付,干脆不请,没想到杨玉竹竟厚着脸皮来了。
杨云对祖宅那边的人没有什么好感,冷笑着说:
“既然没跟你说,那是不想你来呗,这点道理都不懂吗?”
杨玉竹脸上的笑容一僵,他没想到杨云竟这么不给面子,大庭广众之下奚落他。
他的脸色立刻一沉,转头看向姜梅冷声问道:
“嫂子,云儿这么跟我说话,你觉得合适吗?你平时都是怎么教孩子的?”
见到杨玉竹这么训娘,杨云立刻挡在她的身前,冷冷地说:
“对你这样不请自来的恶客,应该打出去。我只是说几句,怎么不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