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谢七娘是谢家旁支,她是受牵连的,她对谢婉婉的恨也更强烈一些。
第二,当初谢家女眷联合起来要将她拖入泥潭,这谢七娘是唯一一个没有开口对她落井下石的人。
第三,谢七娘没有母亲和嫡亲姐妹。
在见到谢七娘后,她就越发坚定了要捞谢七娘的想法了。
这个姑娘,值得。
不枉费她将陆之斐赏赐的那个要求用在了此处。
一路上,谢七娘走得很缓慢。
她额头上布满了汗珠,衣服也湿了,但她咬紧牙关,一刻也不敢停留。
走在前面的关失越叹了口气,转身,几个快步走到谢七娘身边,在谢七娘茫然的眼神下,俯身,一把将谢七娘公主抱了起来。
“不……陆……二姐姐……”
“行了,别说话。”
关失越练武近两年了,手长腿长,且力气大。
抱三四百斤的东西都没问题,更遑论谢七娘这个七八十斤的小姑娘呢?
关失越脸不红气不喘,轻轻松松,走路比之前更快更平稳。
“别担心,你这身体没问题的。到时找个大夫给你调养几日,休息一段时日就好了。”关失越专心致志看着前边的路,“都过去了。”
谢七娘的心脏,猛烈地跳动着。
她缩在关失越怀里,震惊到怀疑人生。
两年前,她们都是待宰羔羊。
两年后,她更虚弱了,而当初那个被谢家人连累的倒霉农女变强大了。
她也只是个女子。
她身材也很是纤细的。
可是,却有这么大的力量!
她若是那一日也有她这样的力量,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受欺辱了?
原来,他们所说的,千里及的细作都会武的说法是真的。
她也要变强。
=========
接下来,关失越找了大夫给谢七娘调理身体。
顺便做好去京都的准备工作。
修整了几日,在楚翊尘的带领下,关失越和谢七娘坐上马车离开赤霞府,朝京都而去。
看着马车一点点远离赤霞府,休养了几日,脸上没了伤痕的谢七娘眼眶一热,落下泪来。
她原本想着出了军营哪怕只能活一日,她都是赚到了,可哪里能想到,她活了一日又一日呢?
而现在,她竟还能回京都去!
一切就跟一场梦一样。
美好得不真实。
从今往后,她活着的每一日,都是主上的恩赐。
她一定会报答主上的。
粉身碎骨,万死不辞。
马车在官道上行驶了整整一个月。
从夏末走到了秋初。
八月十三,中秋节前两日,马车到了离京都六十里外的一片树林里。
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阳光透过树林照在官道上,也照在了一个身着绿罗裙的少女身上。
少女躺在路边上,裙角上沾满了血渍,衣服则是凌乱地挂在身上,衣服上面沾满了尘土。
听到马车的声音,浑身脏污的少女费力撑起脑袋,睁大眼睛看了过来。
关失越嗅到了林中的怪异气味,于是撩起车帘看去,这一看,正好对上了少女的目光。
关失越一怔,随即道:“停车!”
那目光,那眼睛,分明是蔡丫丫!
蔡丫丫不是在赤霞府吗?
她怎么会出现在京都外的山林里?!
在外面赶车的楚翊尘也看到了蔡丫丫,他并不打算停车。
毕竟,这个蔡丫丫出现得太诡异了!
当初他们从关家村回来,蔡丫丫出现在路上。
如今他们来京都,蔡丫丫依然出现在他们的路上。
一次还可能是巧合,可两次呢?
楚翊尘不信这样的巧合!
这蔡丫丫有问题!
绝对有问题!
“师父!师父!”马车里的关失越叫道。
楚翊尘眉心紧蹙,不情不愿地拉了一下缰绳,马车停了下来。
关失越从马车上跳下,几个箭步,冲到了躺在路边的蔡丫丫身前。
“你怎么了?”
蔡丫丫在见到冲过来的关失越后,眼里蓦地迸发出一阵光来,片刻,想到自己如今的处境,那抹光顿时熄灭了。
蔡丫丫眼泪滚了下来,右手朝着关失越举过来。
关失越抓住了她的手,紧紧地握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怎么……弄成这样了?”
蔡丫丫眼角的泪如断线的珍珠,一颗一颗地往下掉。
“我要死了。不过,在临时前能见姐姐一面,我很开心,我死而无憾。”
关失越忙给蔡丫丫把脉。
蔡丫丫见状,摇了摇头,道:
“没用的,我活不成了。
可是,我不甘心啊。
我从小被丢,被养父母当猪狗一般打骂,好不容易找到自己的亲生爹娘,却……
为什么?
为什么好人活着就这么难?
为什么坏人明明做了那么多恶,却还可以过得那么好?
为什么我要落到这样的境地?
我不甘心,我不服……”
蔡丫丫哭了许久,眼泪这才流干,她看着关失越,突然眼睛里生出一丝希冀来。
“姐姐你也来京都了呢……帮我报仇好不好?金子,银子,身份,地位,绫罗绸缎,珠宝首饰,只要你帮我报仇,那些东西就都是姐姐的了!”
蔡丫丫越想眼睛越亮,她的手在身上四处摸索着,摸了好一会儿,才从脚踝上摸到一个嫩绿色的月牙形吊坠出来,急切地塞到关失越手里。
“拿着它,它是我的身份牌!现在它是你的了!有了它,你就是大夏朝四品官员的嫡千金了,银子、珠宝、身份地位,你就什么都有了!我只有一样要求,帮我报仇!”
关失越:“……”
一直坐在马车上的楚翊尘大步走了过来,他从怀里掏出一瓶丹药,拿出一颗,塞到了蔡丫丫嘴里。然后,将蔡丫丫挪到了马车上。
“你把你的情况好好给我们说一遍。”
========
通过蔡丫丫的讲述,关失越、楚翊尘、谢七娘三人如同听了一场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大戏一般,许久都不能从那悲愤的情绪中走出来。
故事还要从十六年前说起。
十六年前,蔡夫人即将临盆。
蔡夫人之前已经生过两胎了,因此有了些经验,便对这一胎并不是很担忧。
估算着还有几天才会生,蔡夫人便想着,在生产之前再玩一玩。
恰好当时蔡夫人的几个闺中密友都相约着要去青龙寺上香,几个闺中密友同时凑到一块儿不容易,于是,蔡夫人也去了青龙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