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国公府小丫鬟 > 第223章 冲喜
    梨月的个头矮,被沉重的斗篷一砸,直接坐在了地上。

    生怕衣裳沾脏,连忙爬起来,悄悄放在椅子上头,就没敢言语。

    宁元竣一直走到暖阁外,丫鬟婆子们这才吓一跳,都停下了哭声。

    平日正房门口,管掀帘子传话的,是大丫鬟冬梅。

    她正跟在暖阁外头哭,连国公爷进门都不知道。

    把芷清气得要不得,回头就搡了她一把,将人推到妆房外头。

    别的小丫鬟也都回过神儿来,一个两个灰溜溜退出去,各干各的去了。

    梨月连忙跟在她们身后,也蹑手蹑脚的溜出屋子。

    这个要命的是非之地,她是一会儿也不想多待。

    外头月黑风高,干冷的要不得,梨月跺着脚小跑,裹紧了棉袄暖帽。

    环环正挑着灯笼在外等,忙拉她去屋里烤火,就悄声埋怨。

    “傻子,还敢往屋里送汤?大奶奶正找不着人撒气哩!”

    梨月小声问道:“大奶奶真病重了,里头人这样哭?”

    环环摇头让她别信:“你听瞎说!摔盆砸碗的时候,气力大着呢!”

    两人走几步冻得不成,忙进小屋上炕取暖。

    正房暖阁里人都散了,只剩了赵嬷嬷与芷清服侍。

    宁元竣见沈氏病卧床上,容颜憔悴不堪,不觉皱着眉。

    “大奶奶前些日子好多了,今天如何又病了,可曾吃了些什么?”

    沈氏眼瞧着他进屋来,通红的眼睛瞬间落下泪来,就哽咽说不出话。

    赵嬷嬷在床头守着她,也是淌眼抹泪不言声。

    宁元竣连问两句没人回话,口吻虽还是平静,言语已有几分不耐。

    芷清见国公爷神色不好,就不敢多使性子,忙低着头讷讷开口。

    “今早腊八节去鹤寿堂吃粥,老太太见国公爷不在,就责备了大奶奶几句。因此从鹤寿堂回来时,身上就觉得不舒服。后来玉墨姐送了沈家、魏家的腊八节礼来,言语上冲撞了大奶奶,这才生了一场气,病得更重了些。”

    她嘴里虽提着宁老太君和玉墨,其实心里也知道,是被宁元竣气出来。

    但是当着国公爷的面,却不能埋怨他的不是,只好避重就轻说话。

    无论是沈氏还是赵嬷嬷与芷清,她们主仆都觉得宁元竣做事太过分。

    虽说世家大族的爷们,纳妾收房是常事,可总要提前同妻子商议才是。

    这般一声不吭的,就跑去人家家里定亲下聘,与停妻另娶有何分别?

    简直是不把家里的嫡妻正房娘子放在眼里了。

    宁元竣听芷清话里有话,唇边就带了几分冷笑。

    亲身走到暖阁里头,在床沿边挨着沈氏衾褥坐下。

    他是才从外头进门,身上还带着朔风冷气。

    暖阁里头和暖,沈氏的衣裳又单薄,被他寒气一冲,禁不住的瑟瑟发抖。

    宁元竣坐在床沿上,低头看着沈氏颜色,若无其事的笑了几声。

    “原来是为这桩事,我本想下聘时再对你说。不想玉墨嘴急,当做个正经事来告诉你。原是司礼监的吕公公,来府上赴宴过几次,听闻你身子不太好,主持不得家务主持。他这才三番四次作保山,与我说了这门亲事。论起来并不是外人,覃家的乐瑶姑娘你也曾见过。我想这算是个正经喜事,自我回京这一年,你身子时常不好,娶个新人来冲一冲,许你就大好了,倒是也未可知!”

    别说是沈氏了,就连芷清和赵嬷嬷,都没想到宁元竣会这么说。

    外面有那等糊涂人家,遇着父母长辈病重,亦或是小郎君病重难支。

    就要忙忙的把未过门新妇娶进来,急吼吼给家中公婆或丈夫冲喜。

    论起来只是唬人的鬼话儿,并不能当做是个正经话。

    还是从未听说过,谁家里把纳妾娶偏房,说成是给嫡妻娘子冲喜的。

    这沈氏的身体其实并无大碍,只是心病难医,算不上是大病症。

    就算是真得了重病,丈夫此时纳妾,又算什么冲喜?

    倒不如说是催命还差不多!

    这般胡搅蛮缠的话一出口,把沈氏主仆惊得目瞪口呆。

    赵嬷嬷已哭了大半日,再忍不得心酸苦楚,也就不顾上下尊卑。

    老婆子扯住床帐,跪在脚踏上把头摇着,只顾哭泣难挨。

    “大奶奶病成这样,国公爷说这些话,可还是个热血热肠的人?我们沈家好容易养大,这般花朵儿似得闺女儿交到你手里,几年光景磋磨成了什么模样?大奶奶自进了宁家大门,就给公爹披麻戴孝,三年不见丈夫的面。好容易盼夫君回来,夫妻团圆才多久,就要停妻另娶?姑爷,做人也要凭良心,我家姐姐儿哪点不合你意,你要这般坑陷她?”

    说到此处涕泪横流,就把沈氏搂在了怀里。

    “我们沈家女儿虽然柔弱,也是有娘家有来处的,不能由着人欺负到底。国公爷要纳妾收房,大奶奶并不是不允,只是万事都要依着道理!国公爷这般行事出来,将来亲朋如何看待?只怕您是打错了主意!”

    赵嬷嬷是经久老妪,平日里对主子们,可不会这般说话。

    沈氏平日做派,她也时常不以为然,私下里曾劝过好几回。

    可究竟是沈氏的陪房嬷嬷,主仆是拴在一条线上的人。

    沈氏只失宠还是小事,万一命短或被休,赵嬷嬷全家怕都要跟着断送。

    宁元竣若是收房丫鬟,或纳个寒门女儿就罢了。

    这覃姑娘不但是四品官家贵女,还是吕公公阉党的人。

    一旦娶进门来,岂不是极大的祸患!

    因此赵嬷嬷打定主意,哪怕是要撒泼厮闹,也得破了这门婚事。

    她这边儿与沈氏抱头痛哭,宁元竣还不曾张口。

    那沈氏病恹恹的,被赵嬷嬷撑坐起来,忽扯住宁元竣衣襟声泪聚下。

    “好冤家,你瞒着我做的勾当,只要断送我性命罢了。你就是个杀人的刽子手,使刀子将我千刀万剐,还要嘴上抹蜜说话哄骗我。我十六岁嫁你为妻,哪有半点失错处,让你这般看不得?我如今已是病得七死八活,你就等不得几日?好歹待我死了,你再娶个新的来,也迟不得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