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国公府小丫鬟 > 第131章 锡鼓子
    待到梨月初试这天,上午还该依旧当差。

    只不过厨房院的人,都知晓她今日有事,有活儿也不让她干了。

    秋盈在小屋炕柜上立个神龛,不知从哪里请了个木头神像。

    棒香插在香炉里,还供着两样鲜果三碟蜜饯,和大半包瓜子。

    环环一大早起身,磨糯米粉做了状元糕,摆碟子也供上了。

    还逼着梨月吃了两个,说是讨好彩头,算是金榜题名。

    秋盈把炕席擦抹干净,正中摆个大红拜褥,拉着梨月就拜神磕头。

    “神仙老爷保佑,今天小月烧猪头一举夺魁!”

    也不知哪路神仙,会保佑烧猪头能夺魁,梨月是半分不信。

    奈何拗不过秋盈连拉带拽,勉强跪下磕了几个头。

    秋盈还神神叨叨,从神像儿后取出两个黄纸符儿,说是百灵百验。

    一个装在梨月的香囊儿里,一个塞在自己针线荷包里。

    “七月初七我要去针线房比试,这才早早去求了符纸,可灵验了。官家主母们求阖家兴旺,富家娘子求早生贵子,小姐姑娘求上等姻缘,读书小郎君求金榜题名。我求的这两个是金榜题名的。知道你不懂,替你也求来了。你别不当回事,好生给神像磕头,也好多多保佑你。”

    说起这一套儿来,秋盈双手合十越发虔诚。

    梨月抬头细看,那神像就是庙会上卖的关老爷立大刀。

    不知什么木头镟出来的,薄薄刷着清漆,样子还是挺威武。

    “买这东西花了多少钱?你这傻子别让人糊弄了。”

    梨月随口才问一句,秋盈慌忙捂着她嘴,立着眉毛呵斥。

    “去!什么买?神仙的金身也是买得的?那得叫请!让你临时抱佛脚,你还对着神仙老爷口吐狂言!啐啐啐,童言无忌,神仙老爷饶恕!”

    梨月无奈依着她磕了头,又点了三炷棒儿香,这才下炕穿鞋。

    秋盈虔诚的眯着眼拜过,这才恢复了平常神色,翻着白眼抱怨。

    “神婆子好生会赚钱,破木头像儿要五百钱,两个符儿也要五百,就想朝我讨一吊钱!当姑奶奶是冤大头呢?让我将她骂得她狗血喷头没处躲,这才算松口下去,连像带符搭两盒香棒儿一个香炉,拢共与了她一百钱!”

    这么说起来,神仙请的还算便宜实惠,梨月险些憋不住笑。

    拜过神仙收了仙符,梨月换了窄袖夏布裙袄,系上新作的细布围。

    她随身带了两样东西,常用的菜刀用油布裹着,还有昨日的蓝布大包袱。

    出门的时候,平日与她交好的,如范婆子等人,都七嘴八舌嘱咐。

    有提点她抢先选料的,有告诉她提前烧灶的,还有说要头个走菜的。

    梨月都耐心答应了,一个个谢了她们。

    凤澜院茶房离不开人,环环就只送到院门口。

    往大厨房的路上,秋盈帮她抱着沉重大包袱。

    这是梨月提早打听过的,若怕厨具调料不趁手,可以自备一两样。

    但主菜肉类不能自带,只能用大厨房给的。

    前两日的人大多自备菜刀,只有孙小玉另带了全套蒸笼。

    梨月与秋盈走到大厨房院门口,同一拨的其他人也陆续到了。

    因知晓大厨房这两日热闹,院门口还围了些看热闹的。

    “烧个猪肉还要扛着锅来?真是显着你能耐了!”

    说风凉话的是乔姐儿,她是空着手儿来的。

    还穿了套崭新绸衣,宽袖飘飘裙摆拖地,连条围裙都没系。

    不像是来烧菜的,倒似是过节来的。

    梨月懒得和她闲话,从秋盈手里接了包袱。

    秋盈那是个嘴快的,啥时候吃过嘴头上的亏?

    “今日就显能耐来的,你气不愤是怎的?人家扛不扛锅管你屁事!你要是有本事,连灶带炭扛过来,有谁拦着你了?嬷嬷还没说话,只你长着舌头,”

    乔姐儿不认识她们,看是两个三等丫鬟,穿着打扮都普通,年纪还小得多,自是起了轻视意思,也大着嗓门吆喝起来。

    “大厨房的嬷嬷年老眼昏了,把这等小鬼头子放出来参选。个头儿还没炉灶高,手里有什么准头儿?这等小杂碎做菜,谁敢往嘴里吃?你嗔我说你,敢跟我面前使像儿?我在这府里长了十八年,有你说处没我说处?”

    若论起与人合口拌嘴,秋盈自是力拔头筹,恨不得就要挽袖子破口。

    碍着是大厨房门口,往来围观的人多,梨月也劝她算了,才没上去大骂。

    “都是三等的丫鬟,您熬了十八年,我们才几岁,倒是该让让您了!”

    秋盈撂下那包袱,鬼脸吐舌寒碜两句,这才转身走了。

    今天这五个参选的,都是三等小丫鬟。

    梨月杏儿她们都是十二三岁,惟有乔姐儿十八岁。

    入府就三等,熬到十八岁还是三等,只这一点就知她本领如何了。

    梨月光是看她一身穿戴,头上还插着两朵瑞香花,就知她不擅长厨艺。

    站着等了一会儿,杏儿匆忙赶来,胳膊里夹着布包,裹着两把刀具。

    她穿了件夏布短袄,肩上搭着围裙,汗巾子裹着头发,打扮的很利落。

    斜眼瞥见梨月脚下的包袱,带着笑意凑过来搭话儿。

    “小月,你带着锡鼓子来了?”

    隔着包袱就知晓里头的东西,梨月对杏儿又添几分佩服,轻笑着点头。

    此时大厨房院门开了,两个婆子站在台阶上点名儿。

    大伙儿瞬间安静下来,闲人们自觉往后退,参选的五个人走上去。

    “你是有备而来呀。即是带了锡鼓子,我猜你要做烧猪蹄或是烧猪头。那可算是好了,前尖正巧留给我,我要做个烧酥肉。”

    杏儿眼看着嬷嬷们,嘴里却跟梨月嘀咕,梨月不由看了她一眼。

    锡鼓子是特意拿来烧猪头的,亏她能一下子猜到。

    “五个人齐了,都进来吧!”

    不等回答,婆子们已招呼她们进院。

    五个人都默默闭嘴,梨月跟着众人迈步进来。

    厨房院里打扫的很干净,正中间摆着切剩一半的猪肉。

    虽是七月初秋,还是怕生肉变质,因此涂了盐酒椒料,用大冰砖镇着。

    秦嬷嬷与其他四位厨娘,坐在院里树荫底下。

    每人面前一张小高桌儿,五个白瓷碟,五双乌木筷,还有一盏白开水。

    偌大喧闹的大厨房,少有这么干净的时候。

    梨月和其他人并肩站着,难掩心中的兴奋和紧张。

    “依次过来抽签儿,按照签纸上的顺序选肉!”

    婆子话还没落地,乔姐儿仗着腿长,扒拉开其他丫鬟,头一个冲了上去。

    “哎!我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