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得到呢?李御史这居然能活下来!”
“陛下是铁了心要改商税,改科举,所以才会如此容忍李御史!”
“李御史的意见太激进了!假若真按照他的想法去进行商税与科举的改制,我都不敢想,会掀起多大的风浪!”
“要我看,李暄也是只会纸上谈兵,千两以上,五税一,万两以上,二税一,若是真能收的起来,朝廷的税收自然是水涨船高,但如何可能啊?商税若真如此去改,那帮富商巨贾,怕是得造反啊!”
“陈老三的死,与允炆殿下脱不开干系,李御史本就不喜允炆殿下,现在李御史怕不是恨不得生食其……咳咳,主要是,陛下让燕王进京这么久了,没有做出任何安排!心里储君的人选多半已经有所动摇,假若李御史真说服了陛下,立燕王为储君,允炆殿下焉能有什么好下场?”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储君之争一旦掀起,必然又是一阵的腥风血雨!不知多少人得人头落地,只希望,被牵连到我等。”
“多事之秋,多事之秋……”
奉天殿前头,百官皆是压低了声音,与自己熟悉的同僚小声的议论着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
越是说,他们之间的气氛就越是压抑。
这时候。
宫中大监喊道:“皇上有旨,宣百官觐见!”
文武百官立刻噤声,略微低着头川流而入。
朱元璋高坐在龙椅之上,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那冰冷的目光扫过群臣,最终停留在了李暄的身上:
“诸位爱卿,可有事起奏?”
话音未落,李暄就直接站了出去:
“臣,有事起奏!”
“何事?”朱元璋问。
李暄道:
“晋王朱棡虽多智有谋,为人却……”
话还没说全,朱元璋就直接打断:
“你可是要弹劾老三残暴不仁,在藩地多行不法之事?”
问题一问出来。
奉天殿里就安静的落针可闻。
群臣看李暄的表情犹如在看怪物。
你才刚刚弄死了秦王,居然又打上了晋王的主意?
你脑袋和九族,莫非全部是租借来的?
李暄表情也略显疑惑。
朱元璋居然猜到了自己想做什么?
但很快就淡定了下来。
猜到了又能怎么样?
难不成,还忍心顺了自己的意,再去处置晋王?
然而,李暄才刚刚有这种念头,朱元璋就冷不丁地开口:“李爱卿所言甚是,老三这些年混账事的确也没少干!该罚!”
“???”
李暄闻言愣了愣,脑门上仿佛冒出了一个比人还要大的问号。
他有点怀疑人生了。
不是,自己什么都还没说呢!
朱元璋怎么就把自己要说的话全给说完了?
思索了一会儿,李暄小声的嘀咕道:
“我懂了,这是根据之前的经验,预判了我的操作!
不愧是洪武大帝,这一手着实令人有点措手不及。
但,以为这样就能让我无话可说了?你这处罚要是不痛不痒,我可没法接受!”
“咱决定……”
朱元璋正要说出自己对晋王的处置。
奉天殿的门口,忽然有个锦衣卫急匆匆跑了进来。
“陛下!太原府八百里加急”
朱元璋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眉头皱了皱,让人将信件呈递上来。
他撕开一看,嘴角的肌肉就忍不住地抽搐了起来。
奉天殿里头,文武百官面面相觑,皆是好奇的不得了。
朱元璋这反应,看着不像是边境有战事,亦或者天灾。
所以到底发生了什么,得八百里加急?
“蒋瓛,你看看。”
朱元璋看了好一会儿,将手里的信件丢了出去。
蒋瓛连忙接住,低头看去,他立刻石化似得愣在了原地,眼珠子仿佛都要瞪出来。
“这……”
“传给百官看看。”
“臣遵旨。”
蒋瓛将手里的信件交给了蓝玉。
他定眼一看,便“啊”的一声大喊了出来。
信慢慢往后传。
每个看见信的人反应都大差不差。
无不是震惊的目瞪口呆。
原本不在乎这点小事的李暄受到其他人的影响,都忍不住好奇了起来。
当信终于传到他手里的时候,他认真的看了看,然后直接傻眼了。
和蓝玉一样,忍不住“啊”了一声。
“都看完了吧?”朱元璋随口随口问了问,说道:
“老三说他听闻了秦王的事情之后,深刻意识到了自己这些年做的事情是多么的荒唐,深刻意识到了,自己多么对不起那些被自己欺负过的人,以至于每日辗转反侧夜难眠,为了让自己良心好受一些,要求咱降他爵位,罚他去凤阳守祖坟,静思己过,这件事诸位有什么想说的吗?”
沉默。
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朝中的文武百官看着李暄。
表情要多怪异就有多怪异。
大明朝的这些藩王,各个都拽的像是二五八万。
哪有把他们这些当大臣的放在眼里过?
结果现在晋王居然被李暄吓的,主动要去凤阳守祖坟……
李暄的嘴角微微抽搐。
心里仿佛有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
不是哥们?
你这么主动,那我怎么办?
我很尴尬啊!
晋王主动要求自降爵位去凤阳了。
他一点发挥空间都没有。
死缠烂打要处死晋王?
晋王毕竟不像秦王那样闹的民怨沸腾。
在古代,这样的处罚已经算是顶格了。
强行死谏诛晋王。
最后自己给朱元璋弄死了。
指不定就会被系统判定成“刻意求死”,然后任务失败,白死。
你奶奶个腿的朱棡,真是卑鄙!阴险!狡诈!
老子记住你了!
于是,李暄也一句话都没有说。
朱元璋看着李暄吃瘪的样子,心里别提有多痛快了。
他甚至觉得这样还不够。
清了清嗓子道:
“老三能悔改,与李御史弹劾秦王有莫大干系,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咱要给李爱卿记一个功,再赏李爱卿五百两纹银,来人啊,把银子带上来。”
过了一会。
李暄沉默地看着手里的银子。
心里头要多别扭就有多别扭。
他t的又不留在大明。
马上就要死了诶!
要这么多银子有什么用啊?
花吧,一时半会又花不完。
留吧。
走之前花不干净心里又难受。
还不如奖励他和朱允炆把脑袋悬在午门前晒太阳呢!
李暄哀叹了一声。
不过马上就把心态平定了下去。
一次小小的失败罢了,算不了什么。
b计划,启动!
他往前一步,大声道:
“陛下,臣尚有要务奏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