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弹劾来了
五更未到,文华殿内已经灯火通明。
朝臣们按品级站定,殿内寂静无声。檀香袅袅升起,与晨雾交织,笼罩着这座威严的宫殿。赵汝安端坐于龙椅之上,神色沉静,目光如炬。
&34;陛下!&34;忽然一声高呼打破了宁静。韩承业出列,躬身一拜,&34;臣有本奏!&34;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这位兵部侍郎。有人暗暗摇头,有人眼中闪过期待的光芒。
&34;讲。&34;赵汝安淡淡道。
&34;臣要弹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余谨,滥用职权,扰乱朝纲!&34;韩承业声音洪亮,掷地有声,&34;余谨假借查案之名,调动从龙密卫,搜查官员府邸,甚至连命妇都不放过,实在是有违祖制,坏了朝廷体统!&34;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有人低声附和,有人面露忧色,更多的人选择沉默,静观其变。
&34;韩大人此言差矣。&34;吏部给事中站了出来,&34;查案本就是从重从严,余大人此举,有何不妥?&34;
&34;不妥?&34;韩承业冷笑,&34;吴大人夫人被带走审问,至今未归,这就是你说的不妥?若是人人效仿,那朝廷威严何在?&34;
&34;韩大人,&34;御史台的一位御史忍不住道,&34;查案就该一查到底,难道因为是命妇就该网开一面?&34;
&34;放肆!&34;韩承业厉声喝道,&34;你一个小小御史,也敢在此狡辩?余谨仗着陛下信任,已经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今日抓吴夫人,明日会不会抓到其他大臣家中?这哪里还有王法?&34;
殿内的气氛越发紧张。不少官员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人暗暗给韩承业使眼色,示意他适可而止,但他却像是没看见一般。
&34;陛下,&34;韩承业转向龙椅,声音更加慷慨激昂,&34;臣恳请陛下明察。余谨此举,已经严重损害了朝廷威信。若不加以制止,只怕&34;
&34;只怕什么?&34;一个冰冷的声音打断了他的话。余谨从队列中走出,面色平静,&34;韩大人是在教我如何查案吗?&34;
韩承业丝毫不让:&34;余大人好大的威风!难道查个案子,就能为所欲为?&34;
&34;为所欲为?&34;余谨冷笑,&34;韩大人既然这么说,想必对吴庆年的案子很了解了?不如说说,他每月从江南带回来的银子,都去了谁的口袋?&34;
这话一出,韩承业的脸色顿时变了。站在他身后的几位官员,也都不自觉地后退了半步。
赵汝安一直沉默地看着这一切。他的目光扫过殿内众臣,有人心虚低头,有人挺直腰杆,更多的人则是一脸茫然,似乎还没意识到这场风暴的真正意义。
朝堂之上,一场看似普通的争执,实则暗流涌动。每个人的站位,都在悄然改变。而这,不过是开始。
&34;韩大人说我滥用职权?&34;余谨的声音不疾不徐,在殿内回荡,&34;那不知在韩大人看来,该如何查案?&34;
他缓步向前,目光如炬:&34;是该等犯事的人把证据都销毁干净了,再去查问吗?还是该先打个招呼,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说辞?&34;
韩承业脸色一变:&34;余大人这是强词夺理!&34;
&34;强词夺理?&34;余谨冷笑,&34;那我倒要请教韩大人,为何吴庆年的夫人一被带走,就有人急着来打探消息?为何查抄吴府时,有人连夜派人去销毁文书?这些,韩大人可能解释?&34;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韩承业的脸色更加难看,但还是强撑道:&34;你你这是在污蔑!&34;
&34;污蔑?&34;余谨转身环视四周,声音陡然提高,&34;诸位大人,私盐案涉及甚广,朝中上下,不知多少人都牵扯其中。若是按韩大人说的,事事都要顾及体统,那这案子,是不是就该这么不了了之?&34;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不少官员都不自觉地低下了头。
&34;余谨!&34;韩承业厉声喝道,&34;你少在这里危言耸听。你以为仗着陛下信任,就能为所欲为吗?&34;
&34;为所欲为?&34;余谨忽然笑了,那笑容中带着几分讥讽,&34;韩大人,你我都是朝廷命官,都该明白一个道理:王法面前,人人平等。&34;
他转向赵汝安,躬身一拜:&34;陛下,臣查案或有不当之处,但臣问心无愧。若有人觉得臣办事不公,大可以拿出证据。若是只会在这朝堂之上耍嘴皮子&34;
&34;你!&34;韩承业气得脸色铁青。
&34;怎么,韩大人还有话说?&34;余谨转过身来,目光如电,&34;既然韩大人对臣的办案手段如此不满,不如说说,你是在担心什么?&34;
这句话仿佛一记重锤,砸得韩承业踉跄后退半步。殿内的气氛瞬间凝固。
&34;臣斗胆问一句,&34;余谨继续道,声音越发冰冷,&34;韩大人为何对吴庆年的案子如此关心?莫非&34;
&34;够了!&34;韩承业打断他的话,&34;你你这是在威胁朝廷命官!&34;
&34;威胁?&34;余谨摇头,&34;臣只是在说实话。查案就该一查到底,不论涉及到谁。韩大人若是问心无愧,又何必如此激动?&34;
赵汝安一直默默地看着这一切。他注意到,当余谨说出最后那句话时,不少官员的脸色都变了。有人面露惊恐,有人若有所思,更多的人则是面面相觑,似乎意识到这场争执背后的深意。
一场看似针对办案手段的争论,实则暗藏玄机。余谨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利剑,直指那些躲在暗处的人。而他沉着冷静的态度,更是让人意识到,这一切,或许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34;陛下,&34;翰林院大学士葛深缓步而出,捋着长须道,&34;臣以为,查案自然要从严从重,这一点余大人做得不错。但吴夫人被带走后,至今未归,又不给个说法,这于理不合啊。&34;
他的语气温和,却字字有力:&34;毕竟是朝廷命妇,若是传出什么闲言碎语,对朝廷颜面&34;
&34;葛大人,&34;余谨忽然冷笑一声,打断了他的话,&34;你这是在担心什么?吴夫人已经四旬年纪,你该不会以为,我对她有什么非分之想吧?&34;
这话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葛深的脸色瞬间铁青,就连赵汝安也忍不住嘴角微动。
余谨却不管这些,继续道:&34;既然葛大人这么关心,那我不妨告诉你,吴夫人现在好得很。只是她交代的那些事情,恐怕有些人听了,会睡不着觉。&34;
葛深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他看着余谨那带着几分讥讽的笑容,忽然意识到,自己似乎说错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