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州州衙,后堂。
&34;大人,&34;贾诩放下手中的密报,神色凝重,&34;这些日子,城中那些依附夏承宗的世家门阀,已经开始有所动作了。&34;
余谨坐在公案前,正在翻看从州牧府搜出来的账册。案上堆满了各类文书,烛火映照下,他的神色专注而冷峻。
&34;说说看。&34;余谨头也不抬地问道。
&34;杨家、陈家、魏家,这些玄州的大族,近日频频有人出入他们的府邸。&34;贾诩沉声道,&34;虽然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但暗地里恐怕已经在联络京城的关系了。&34;
荀彧站在一旁,补充道:&34;尤其是杨家,他们在京城有不少亲戚,都是朝中重臣。若是让他们查到夏承宗被拿下的消息&34;
&34;查到又如何?&34;余谨终于抬起头,嘴角挂着一丝冷笑,&34;难道他们还敢明目张胆地包庇一个通敌叛国的罪臣不成?&34;
堂外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已是三更时分。州衙内外灯火通明,显然众人都在为这件大案忙碌。
&34;大人说得是。&34;贾诩点头道,&34;但这些世家门阀经营多年,手段隐秘。他们未必会明着来,但暗地里&34;
&34;比如说?&34;
&34;比如说,&34;荀彧接过话头,&34;他们可以在京城散布流言,说大人滥用私刑,残害忠良。&34;
&34;又或者,&34;贾诩补充道,&34;他们可以找些关系,在朝中上奏弹劾大人。说大人不过一个四品钦差,却敢拿下从二品的封疆大吏,有僭越之嫌。&34;
余谨放下手中的账册,站起身来走到窗前。州衙的庭院里,巡夜的衙役提着灯笼来回走动,灯光在青石板上投下摇曳的影子。
&34;文和,文若,&34;他淡淡地道,&34;你们太高看这些人了。&34;
&34;大人的意思是?&34;
&34;这些世家门阀,看似根基深厚,实则都是一群软骨头。&34;余谨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不屑,&34;他们之所以能在玄州横行这么多年,不过是依仗着夏承宗的庇护罢了。&34;
&34;如今夏承宗已经被我们拿下,他们就像是没了主心骨的蚂蚁,只会在暗处乱窜。&34;
&34;可是大人,&34;荀彧道,&34;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若是不能尽快定下夏承宗的罪&34;
&34;文若说得对。&34;贾诩也道,&34;这些人虽然不足为惧,但若是让他们拖延时间,对我们很不利。&34;
余谨走回公案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34;所以,我们要以不变应万变。&34;
&34;继续查账,继续收集证据。&34;他的声音冷静而坚定,&34;至于这些世家门阀,若是他们敢轻举妄动&34;
他抬起头,目光如电:&34;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本官手中的尚方宝剑,可不是只能对付夏承宗一个人。&34;
贾诩和荀彧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赞许。这就是他们所追随的主公,行事果决,从不畏惧。
&34;对了,&34;余谨突然问道,&34;夏承宗那边可有什么异常?&34;
&34;回大人,&34;贾诩道,&34;飞虎军精锐亲自看守,又有咱们的人日夜轮值,绝无脱逃的可能。&34;
&34;很好。&34;余谨点点头,&34;继续严加看管,不要让任何人接近他。&34;
&34;是!&34;
三天后,玄州州衙,后堂。
&34;大人,&34;贾诩放下手中的密报,眉头紧锁,&34;这几日城中有些不太寻常的动静。&34;
余谨正在翻看从州牧府搜出的账册,抬眼问道:&34;何处不寻常?&34;
&34;那些依附夏承宗的世家门阀,开始暗中煽动百姓了。&34;贾诩沉声道,&34;尤其是杨家、陈家,他们在城中经营多年,手下有不少商铺、酒楼。&34;
&34;这些商铺最近纷纷涨价,还散布谣言,说是因为新来的钦差大人搜刮民脂民膏,扰乱市面。&34;
荀彧在一旁补充道:&34;不止如此。前日我们在城中张贴告示,要求商户如实申报税收。可那些商铺竟然集体关门,声称官府苛政,无法经营。&34;
&34;呵,&34;余谨冷笑一声,&34;这些人倒是打得好算盘。&34;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州衙外的街道上,行人稀少,几家商铺的门扉紧闭,门前还贴着&34;歇业&34;的告示。
&34;他们以为,只要煽动百姓闹事,大人就会顾忌民意,不敢对夏承宗下手?&34;余谨转过身,目光如电,&34;这些世家门阀,还真是高看了自己。&34;
&34;大人,&34;贾诩道,&34;他们背后的势力不容小觑。尤其是杨家,与京中几位重臣都有姻亲关系。&34;
&34;是啊,&34;荀彧也道,&34;若是让他们把消息传到京城,说我们在玄州激起民变&34;
&34;民变?&34;余谨打断他们的话,嘴角勾起一抹讥讽,&34;就凭这些关门的商铺?&34;
他走回案前,取出一份文书:&34;文和,你去查一查,这些商铺平日里都做些什么买卖。&34;
&34;尤其是那些突然关门的,重点查一查他们的账目。本官倒要看看,他们是真的无法经营,还是&34;
贾诩眼前一亮:&34;大人是说,这些商铺背后,说不定还藏着见不得人的勾当?&34;
&34;正是。&34;余谨冷笑,&34;这些世家门阀,在玄州横行多年,手上必然不干净。&34;
&34;他们越是闹得欢,就越要查得仔细。&34;他的声音冰冷,&34;既然他们想玩,那本官就陪他们玩玩。&34;
&34;文若,&34;他又转向荀彧,&34;你去安排人手,暗中记录那些散布谣言的人。&34;
&34;本官倒要看看,这些人到底是自发行动,还是受人指使。&34;
&34;是!&34;贾诩和荀彧同声应道,看着余谨淡然的面容,心中暗暗佩服。
这就是他们所追随的主公,面对任何局势都能从容应对,将计就计。
玄州城南,永丰粮铺外。
&34;什么?米价又涨了?&34;一个面容枯瘦的老妇人颤抖着声音问道。
&34;可不是嘛,&34;粮铺的伙计叹气道,&34;都是余大人下的令,说是要整顿市面,所有粮铺都得加价。&34;
&34;这可如何是好&34;老妇人喃喃自语,&34;家里还有两个孙儿要养活&34;
街上渐渐聚集了不少百姓,有人愤愤不平地道:&34;这个余大人也太不体恤民情了!&34;
&34;就是,夏大人在的时候,米价从没涨过这么多。&34;
&34;听说余大人把夏大人抓了起来,就是为了好搜刮咱们的钱财&34;
人群中不知是谁带头喊了一声:&34;咱们去州衙评理去!&34;
&34;对!去州衙!&34;
眼看着百姓越聚越多,情绪越来越激动。粮铺内,掌柜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转身进了内室。
&34;少爷,&34;掌柜压低声音道,&34;事情已经办妥了。&34;
坐在上首的青年轻轻点头:&34;很好,让他们先闹起来。等风声再大些,京城那边自然会有人坐不住&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