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发展根基

    &34;继续抽奖!&34;

    【第六次抽奖】

    【获得:大明嘉靖年间江南六县治理班底x20人】

    【班底成员】

    原江南六县县令、典史、主簿等基层官员

    擅长:税收、水利、农事、民生

    特点:廉洁奉公、实干有为

    评价:中级吏治人才,最适合治理地方

    &34;好!正缺这样的人才!&34;余谨眼前一亮。

    【第七次抽奖】

    【获得:三星谋士——刘晔】

    【刘晔】

    品级:三星谋士

    时代:三国

    特长:内政、民生、吏治

    评价:曹魏名臣,擅长治理地方,曾辅佐曹操治理兖州,使民富兵强

    &34;刘晔?&34;余谨眼睛一亮,&34;这可是曹魏的能臣啊!&34;

    【第八次抽奖】

    【获得:儒学大家——王守仁弟子薛蕙】

    【薛蕙】

    品级:特殊人才

    时代:明朝

    特长:

    心学教育

    人才培养

    道德教化

    评价:王阳明弟子,善于教化育人,可开办学堂培养人才

    &34;哈哈哈!&34;余谨大笑,&34;这最后三抽,简直完美!&34;

    有了这些人才:

    二十名实干官员,可以充实两府基层

    刘晔主理内政,可以辅助治理地方

    薛蕙开办学堂,可以培养人才

    这一波抽奖,不但获得了物资和军队,更得到了急需的人才!

    &34;系统,这次抽奖,真是赚大了!&34;

    余谨满意地点点头,开始思考如何安排这些新获得的力量。

    &34;来人,请田丰、贾诩、李儒!&34;

    三位谋士很快到齐。

    &34;诸位,&34;余谨笑道,&34;本官这里有些新的人才要安排,想听听你们的建议。&34;

    说着,余谨将抽奖获得的情况说了一遍。

    &34;主公,&34;贾诩第一个开口,&34;这二十名江南官员,可以先安排到通安府各县任职。&34;

    &34;他们熟悉基层治理,正好可以填补我们清理贪官后的空缺。&34;

    田丰点头:&34;不错。这些人在江南任职,最懂得如何理财养民。&34;

    &34;而且他们来自同一时期,配合起来会很默契。&34;

    李儒捋着胡须道:&34;至于刘晔先生,可请他担任通安府通判。&34;

    &34;他最擅长理政,让他主持府衙日常事务再合适不过。&34;

    &34;薛蕙先生,&34;贾诩继续道,&34;可在府城开办书院。&34;

    &34;一来教化百姓,二来培养人才,三来也能为主公搜罗贤才。&34;

    余谨点点头:&34;诸位说得有理。&34;

    &34;不过这些人才来历特殊,如何安排才能不引人注目?&34;

    田丰笑道:&34;主公多虑了。&34;

    &34;如今朝廷内忧外患,对地方官员的任命早已放权。&34;

    &34;只要有品级官身,任命些小官倒也不会有人过问。&34;

    &34;至于刘晔、薛蕙二人,&34;李儒道,&34;大可以用化名示人。&34;

    &34;以主公钦差的身份,安排他们在幕后辅政即可。&34;

    余谨听完,不由得击掌赞叹:&34;好!就按诸位说的办!&34;

    &34;对了,&34;余谨又道,&34;那一千万石粮食,还有耕牛、战马,该如何安排?&34;

    贾诩眼中精光一闪:&34;这些物资,正是我们扩张的根基。&34;

    &34;主公且听我一言&34;

    &34;粮食要分三份:三百万石赈济百姓,三百万石充作军粮,剩下四百万石暂且储存。&34;

    田丰接话:&34;赈济百姓要巧妙,不能一次发太多。&34;

    &34;可以每月定期发放,让百姓感受到主公的恩惠。&34;

    &34;那五百头耕牛,&34;李儒道,&34;也要善加利用。&34;

    &34;可以采取租借形式,让百姓交些微薄租金。&34;

    &34;一来可以监管耕牛,二来也能建立长效机制。&34;

    余谨点头:&34;那五千匹战马和静塞铁骑呢?&34;

    贾诩沉吟道:&34;静塞铁骑不宜轻易示人。&34;

    &34;可在塞北县城外二十里处,建一座大型军营。&34;

    &34;就说是主公新组建的骑兵营,慢慢渗透进边军系统。&34;

    田丰补充:&34;至于那五千匹战马,可以组建五个千人骑兵队。&34;

    &34;让李存孝统领,配合静塞铁骑,我们就有了一支强大的骑兵力量!&34;

    &34;好!&34;余谨拍案,&34;就按诸位说的办!&34;

    &34;来人,宣刘晔!&34;

    刘晔很快到来。

    &34;刘先生,&34;余谨道,&34;本官准备任命你为通安府通判,主持府衙日常事务。&34;

    &34;这里有一些事情,需要你即刻安排&34;

    余谨将粮食、耕牛的分配计划详细说了。

    &34;下官明白,&34;刘晔拱手,&34;容我说说具体安排。&34;

    &34;粮食三百万石赈济百姓,可以这样&34;

    &34;每月定期发放,按户籍人口计算。&34;

    &34;同时设立义仓,让百姓知道主公时刻关心他们。&34;

    &34;耕牛的话,可以建立&39;牛市&39;制度。&34;

    &34;百姓交纳少许租金,便可租用耕牛。&34;

    &34;租金全部用于牛的饲养和管理。&34;

    &34;如此一来,既能帮助百姓,又能建立长效机制。&34;

    余谨眼前一亮:&34;好!刘先生果然精通吏治!&34;

    &34;那二十名江南官员,你觉得该如何安排?&34;

    刘晔道:&34;这些人最擅长治理地方。&34;

    &34;可以先让他们在府衙任职,熟悉情况。&34;

    &34;等过段时间,再分派到各县。&34;

    &34;如此既能稳妥安排,又不会引人注目。&34;

    余谨点头:&34;那就请刘先生即刻安排。&34;

    &34;记住,一切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34;

    &34;是!&34;

    看着刘晔离去的背影,余谨又唤来薛蕙。

    &34;先生,本官想在府城开办书院&34;

    &34;不知先生可有良策?&34;

    薛蕙捋须道:&34;回禀大人,书院之事,下官已有腹案&34;

    &34;可在府城西郊建一座&39;明德书院&39;。&34;

    &34;表面上教授儒学经典,实则为主公培养治理人才。&34;

    &34;尤其要注重发掘寒门学子,他们最适合充实基层。&34;

    &34;待书院站稳脚跟,再慢慢扩大规模。&34;

    余谨点头:&34;西郊靠近塞北县,确实是个好地方。&34;

    &34;既不引人注目,又便于掌控。&34;

    &34;好!本官这就拨付银两,请先生着手筹建。&34;

    薛蕙拱手:&34;下官这就去安排。&34;

    &34;定让明德书院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34;

    余谨站在府衙后院,望着夜空中的繁星,细细盘算着下一步布局。

    &34;通安府的官场已经肃清,接下来&34;

    &34;就是靖远府了!&34;

    余谨眼中寒光一闪。

    靖远府那些贪官污吏,同样罪恶滔天。

    而且不能给他们太多反应时间。

    &34;必须要快!&34;

    &34;贾诩!&34;

    &34;在!&34;贾诩从暗处走出。

    &34;靖远府那边,你可有计策?&34;

    贾诩冷笑:&34;主公,靖远府的官员,只怕比通安府更要腐败。&34;

    &34;属下以为,可以故技重施&34;

    &34;不过这一次,要更快、更狠!&34;

    &34;趁他们还没反应过来,一举拿下!&34;

    余谨点头:&34;说说你的计划。&34;

    &34;可以让刘晔先去靖远府&34;

    &34;以通判身份暗中调查,收集证据。&34;

    &34;等证据到手,主公再以钦差身份,直接拿人!&34;

    &34;如此一来,既快又稳。&34;

    &34;好!&34;余谨眼前一亮,&34;就这么办!&34;

    &34;让刘晔即刻启程。&34;

    &34;另外&34;余谨沉吟道。

    &34;让王朝、马汉也准备好。&34;

    &34;这一次,要让靖远府的蛀虫,一个都跑不掉!&34;

    贾诩拱手:&34;属下这就去安排。&34;

    看着贾诩离去的背影,余谨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通安府的贪官已经伏法。

    靖远府的蛀虫,也休想逃脱!

    待两府官场肃清,自己就能真正掌控这片地方。

    到那时

    余谨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这盘大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