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管着公主府的采买,翻了翻往年的账本,这个时间点,府内还没开始用炭火。”

    “但今年,一入冬月,各处的炭火就烧了起来,炭银用度也随之上涨。”

    “不仅如此,今年的粮价也十分离谱,较之去年,翻了一倍有余,且还有上涨趋势。”

    “你们更想不到,前几日我带人出府采买,京师市面上,居然有部分米行缺粮。”

    按身份来说,周薇才是公主府最大的管事姑姑。

    但实际上,琐碎具体的事情,还是红袖在管理,周薇基本做个甩手掌柜。

    听到红袖说起粮价,周薇皱眉道:“公主拿的不是皇室的例银供奉吗?米面这些东西,应该去宗室府的仓库领啊?”

    红袖无奈笑了笑。

    “你有所不知,自从皇后管理六宫事,便开始要求宗室节省开支,为陛下分忧。”

    “以前,咱们都是不管粮价几许,只管去宗室府领供奉就行。”

    “但皇后下令后,便将所有供奉一律折价为银子,由各宗室自负盈亏。”

    周薇懂了,简夕颜想要开源节流,立一个勤俭持家的人设。

    便从宗室成员下手,砍了他们的每月供奉。

    按照常例,像江越璃这样的宗室成员,还有后宫的嫔妃,每月的米面肉油瓜果蔬菜都是有定数的。

    一律由专门部门供给!

    对于他们来说,这些东西价格涨跌,跟他们关系不大。

    但皇后出手,宗室成员只每月领取定额的银子,自己采买。

    那就问题大了!

    像江越璃,三皇子这样已经开府的宗室成员还好说,自由度高。

    宫内的嫔妃们就有些麻烦了。

    宫内的人想出宫,手续繁多,嫔妃们采买,大概率还是会让尚食监代买。

    一旦涉及代买,便会层层刮油。

    简夕颜掌管的后宫,嫔妃们的日子定然不好过。

    可她自己呢?

    那日周薇随江越璃进宫,看到皇后宫中奢华无比。

    简夕颜的头上,更是插满珠翠,每一样都价值连城。

    这就是人淡如菊,勤俭节约的典范?

    简夕颜的事情,倒还不是重点。

    红袖所说,更重要一些。

    京师气候异常,粮价飞涨,竟还有些米行缺粮。

    这让经历过长时间居家囤货的周薇,嗅到了一丝灾难的味道!

    原书中,大周国富民强,风调雨顺。

    从未出现过什么大灾大难。

    为何今年冬月,不妙了起来?

    周薇还在思考,便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竟是宁禾来了。

    宁禾一来,人还未坐稳,便迫不及待道:“百晓生失踪了。”

    宁禾是百晓生的忠实读者。

    百晓生每三日会发一版江湖邸报,宁禾从错过。

    但现在,连续两期江湖邸报都没发行,这让宁禾觉得十分奇怪。

    周薇却不甚在意。

    她对百晓生不了解,也没兴趣。

    一个江湖小报,不发就不发了,有什么影响吗?

    宁禾却摇头:“百晓生其人神奇,他那邸报上不仅有江湖趣事,家长里短,更有运势测算,比什么黄历准多了。”

    “我靠着看他的邸报,躲过好几次祸事,他这邸报忽然停办,我心里不安。”

    周薇见宁禾似乎不是在开玩笑,这才正色起来。

    但对于见惯了现代网络传播手段的她来说,百晓生的这份邸报,真的是很低端的打法了。

    百晓生搁现代,充其量就是个营销号。

    还是那种没有任何官方背景的营销号!

    周薇虽然没看过宁禾说的,百晓生对运势的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