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想法给杨茉莉说了一遍,本想着用鬼钱给赵春来一个记忆深刻的体会,但是杨茉莉一句话却把我点醒了。
“你现在整天都想着那些鬼,要是以前你会怎么做?”杨茉莉并不希望我整天和鬼打交道,这玩意太诡异,打交道多了终究不是好事。
以前?这话说的我一愣,如果是以前我会直接把人请去,然后通过询问寻找破绽,理由很简单,死者郑春荣是和赵春来一起外出打工的,人被砌在了墙里,询问赵春来是必须的。
呆愣了一会,我也苦笑了起来,自从接触到鬼,我现在只要一想到解决不了的事情,就先想到了这些手段,这思想的确是跑偏了。
要想询问的话,还是要让黄队长出面,我给黄队长打了电话,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黄队长就明白我的打算了,表示很快就会赶过来。
仅仅是到了快中午的时候,黄队长就带着巽城县局的人赶到了。
并不需要找什么理由,仅仅是询问走访就够了,隐藏了五年的秘密,一旦被揭开,总会漏出一些马脚的,况且当年施工队又不是赵春来一个人。
我们也没有继续隐藏身份,跟着黄队长去了赵春来的家里。
担惊受怕了一夜的赵春来,如今还没有睡着,黄队长穿着警服上门的时候,一家人都慌了神。
赵春来六十多岁的人了,挺胖的,乍看是个挺老实的人,如今双目无神,见到黄队长他们莫名的害怕,特别是当黄队长提起了郑春荣。
黄队长直接问起来了当年赵春来带着郑春荣在建筑工地打工的事情,而且说出了郑春荣的尸骨已经被发现了。
说到这些赵春来有些慌张,瞳孔不由得放大,这是心里有鬼的迹象,不过五年前他有一套说辞,根本就不知道郑春荣是怎么失踪的。
当年王家人报过案,警察也调查过,赵春来施工队的人说辞都一致,根本不知道郑春荣为什么会突然失踪,当时没有能调查出什么,因为找不到尸体,所以被定性为了失踪。
如今尸骨找到了,黄队长的询问就犀利了起来,只是一句话逼问赵春来:“那么大的一块水泥疙瘩垒在墙里,你们这些工人会不知道?”
黄队长将重点放在了那一面墙是谁参与砌墙的,又是怎么干的活?
没有意外,那面墙是赵春来领着人干的,因为有当时的口供,黄队长可以拿着对比,如今一问起来,很容易就找到了出入。
说起那面墙赵春来几乎不假思索的就说哪里应该是浇筑的主体框架,只是他的话有些语焉不详。
“你当时可不是这么说的……”黄队长并不着急,只是不断地寻找破绽,突破赵春来的心理防线。
“五年前根本没有人问过这些问题……”赵春来想都不想,就直接反驳着。
对于赵春来的反驳,黄队长并不在意,他只说了一个关键点:“那面墙你当时和谁一起垒的,我会挨个核查的。”
这话一出,赵春来肉眼可见的就有些慌乱了起来,即便是当初他们统一过口径,但是那只是针对郑春荣失踪这件事,谁也不会想到现在黄队长盯着墙不放。
谎言永远是谎言,如果不经过商量,询问起来怕是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因为这是谎言。
即便是如今赵春来也还是抱着万一的侥幸心理,想着万一能蒙混过关呢。
不管愿不愿意,当初一起干活的都有谁,在这一点上赵春来无法作假,他说不说当初都有记录。
当初施工队总共有十五人,负责老头他们家那栋别墅的修建,那段时间都是吃住在工地上,因为是夏天,大家睡得就是工棚,其中只有郑春荣一个女人。
按照五年前的说辞,那天下工之后,郑春荣去工程总部那边冲了个澡,那之后也没有人注意她,因为没啥事,累了一天的工人们睡得都很早,谁也没有注意到郑春荣没有回来。
第二天的早上,众人上工才发现郑春荣不在,赵春来才开始寻找,后来没找到就给王家人打了电话,再后来就报了警。
当时对这套说辞没有发现什么破绽,毕竟十四个人口径统一,谁都没有注意到郑春荣,这件事最终也就被当成的失踪案,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现在调查方向变了,黄队长的重点是在问垒那面墙的时候,那么大的一块水泥疙瘩怎么会垒进去的,怎么可能没发现一点异常。
赵春来无法在短时间将这一切合理化,至于其他人更是想不到。
当初的工程队十五个人,除了赵春来和死者郑春荣之外,其他十三个其中有九个是程家库的,如今五个人在外面打工,有四个人现在就在程家库。
外面的人先不管他,黄队长将那四个人全都请到了赵春来家里,在隔壁开始询问那四个人这面墙的事情。
村子里都是亲戚连亲戚,这四个人和赵春来都是亲属,最远的也是堂兄弟,其中一个还是赵春来的亲弟弟。
正如我们所想的,提起了那面墙,四个人都慌了,每个人的说辞都不一样,关于那块水泥疙瘩,有人说没注意到,有人说是灌注的,还有人说是吊上来的……
众说纷纭,没有串供的前提下,一旦反复询问,有人自己的话都前言不搭后语,前面说不知道,后面说是灌注的,自己还参与了灌注,要是被说起了他们刚才的话,那就更是说的混乱了。
这种情况下,很快就找到了突破口,赵春来的一个堂弟在黄队长的咄咄逼问下终于崩溃了,说出了事情真相……
当时郑春荣去洗澡了,一帮老爷们就在一起喝了点小酒,有几个出去了,留在工棚中的只有他们六个,除了他们现在的五人,其中一个就是赵春来的大儿子,如今还在省城打工……
建筑工人累了一天喝点小酒也是经常的事情,坏就坏在赵春来的大儿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