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要是有办法解决的话,哪里还需要拉拢那些土官蛮夷?大军扫平他们不是问题,问题是该怎么治理?”
“这些羁縻之地的百姓,生活风俗完全不同于我们中原,比如文和你刚刚提及的那辽东女真各部,都是靠渔猎为生,这是他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你这突然强迫人家去耕地,他们怎么会接受?”
羁縻制度就是一块遮羞布,盖在头上罢了,实际上就是双方各自过着小日子,仅此而已。
李祺没有回答太子标的问题,而是道出了一个事实。
“羁縻制度的后果,就是辽东根本就不可控!”
“因为朝廷对辽东蛮夷诸部采取‘以夷制夷’的羁縻控制,加上辽东本身就是苦寒之地,除了少数地方可以耕种外,大部分地区都难以种出粮食,所以收效甚微,甚至出现了大量百姓逃回关内。”
“再加上辽东之地是汉夷杂居,蛮夷部落众多,而且这些蒙古人女真人不通教化,野性难驯!”
“这其中尤以女真一族为最,各部蜂起,皆称王争长,时常劫掠我大明军民,然后就逃无踪影,即便想要问罪也是难上加难,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这些蛮夷对我大明毫无恭顺之心,更别提什么敬畏之心了!”
大殿里面气氛凝重。
李祺这些话等同于狠狠抽了众人一记耳光。
虽然这就是事实,但是你也不能直接说出来啊!
这不是明晃晃地指责大家做得不到位,直接撕碎了羁縻制度遮羞布吗?
“文和,既然你也明白羁縻不过是笼络控制,那为何还要提出此议?”
太子标笑问道,他清楚李祺已经有了想法。
“因为羁縻只是序章。辽东的黑土地下,藏着百万亩无主荒田,而那些游牧、渔猎的蛮夷,守着金山银山却食不果腹。”
“在辽东羁縻只是第一步,后续我们还有第二步,第三步。”
“辽东多平原多无主田地,而蒙古人与女真人大多过着游牧生活,靠着渔猎放牧为生,所以政策不同朝廷采取的方式也不同。”
“朝廷接下来采取羁縻制度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便是执行与赶苗拓业类似的政策,将所有女真子民编户入册,愿意耕地的耕地,愿意从军的从军,愿意经商的经商,甚至可以入大明生活居住。”
“只要他们愿意服从朝廷的安排,一切都好说话,但倘若他们不乐意,那就采取武力镇压,一个人不同意,那就杀一个人,一个部落不同意,那就屠了整个部落!”
对于那些辽东建奴,李祺可是丝毫没有怜悯之心。
毕竟要是知道这些建奴日后的所作所为,李祺相信太子标也决计不会放过他们。
老朱要是知道的话,他甚至可能会直接来一次“洪武犁庭”!
“大明,不需要羁縻制度!”
“大明,不需要羁縻制度!”
李祺斩钉截铁地开口道!
“不管是辽东,还是贵州,亦或者云南!”
“贵州可赶苗拓业,辽东可血腥屠戮,云南则改土归流!”
“大势在即,任何不愿归顺大明王朝之人,都只会被碾成齑粉!”
听到这些话语,连太子标都变了脸色。
因为李祺提到了一个血腥政策,那就是此刻正在贵州进行的赶苗拓业,由宋国公冯胜亲自坐镇主持。
所谓“赶苗拓业”,顾名思义,就是指“蛮地”的少数民族地方,随着中原势力的深入,汉族官兵的入居,少数民族被赶往更偏僻的地区,原来的蛮地被汉族势力占据,设立郡县直接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