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三国:董卓逆子,貂蝉说我太坏了 > 第一百一十九章 敌人不但不投降

第一百一十九章 敌人不但不投降

    现在的年轻人怎么变成这样了?段煨决定给董顺传授一点人生的经验。

    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现实的毒打,自以为了不起,我必须让他们先遭受挫折,然后才能让他们听进去我的道理。

    董素卿,你虽然有那么点本事,但还是太嫩了!打仗跟比武是一会事吗?幼稚!

    段煨在脑海中组织着语言,想象着待会儿董顺败退回来,他该用一种长者的姿态?还是上级的姿态来给年轻人一些深刻的教诲?

    无论如何,我要指责他,警醒他,让他愧疚,让他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没错,敲打那些骄傲的年轻人,让他们变得谦逊有礼,这正是我们长辈应该做的啊!

    段煨下定决心,待会儿见了董顺,无论董顺是跋扈还是认怂,他都要狠狠地教训他!把董卓的名头抬上来都没用!军中无戏言!

    董素卿我骂定了,董卓也拦不住,我段煨说的!

    “将军,赤亭侯回来了!”士兵飞奔来报。

    段煨闻言一喜,没死就好,听说他武艺高强,自保肯定没问题的。

    “他没落下什么残疾吧?”段煨又担心起来,如果董顺残了,董卓也不会给他好脸色。

    士兵道:“没有残疾,他行走如常,骑着马回来的。”

    事情完全如我所料!段煨放下心来,点了点头,“没死没残,败了一场也不要紧,胜败乃兵家常事嘛!”

    士兵道:“将军,他没败,他赢了。”

    段煨将脸一板:“什么赢了?他或许在岸边打了一场遭遇战,击退了几百个敌人,算什么赢呢?不过是一时之勇罢了!”

    “不是几百个敌人……”

    “难道几千?总不可能上万吧?这小子第一次上战场,就学会谎报军功了!如此歪风邪气,断不可长!”段煨失望地摇头。

    小兵吞了一口口水,道:“将军,赤亭侯以八百人击败朱儁十万人,还射瞎了朱儁的眼睛!”

    段煨张大了嘴呆立当场,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断然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八百人击败十万人?你当我是傻子吗?三岁小孩都不会信!”段煨斩钉截铁道.

    空气突然寂静,士兵不过是传讯而已,不会和段煨辩驳。

    然而段煨自己也逐渐明白过来,牛皮吹得越大,反而越真。

    因为太容易戳破了,只要过洛水一看就知道真假,朱公伟的眼睛瞎没瞎,这也是能吹牛的吗?

    难道……他真做到了?

    难道他真是天才?

    段煨缓缓站起来,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传奇级别的战例啊!

    我这是躺赢啊!我怎么会教训董顺呢?

    段煨揉了揉脸,笑容满面地去迎接他的素卿贤侄。

    “贤侄!贤侄!”段煨一路小跑,找到了董顺。

    董顺刚刚卸下盔甲,正在穿衣服,连忙道:“段将军,我正要换上衣服去找你禀报,怎劳你亲至?”

    段煨确认道:“听说你打败了朱公伟,还把他的眼睛给射瞎了?”

    董顺点头:“确实如此,我运气不错。”

    周仓在旁边笑了笑,他听董顺说过一句话: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词。

    段煨喜得直捋胡须,现在的年轻人就是好啊!我什么都没干,坐在营帐就得了一份领导功劳!

    若不是我允许董顺过洛水,他能创造传奇吗?

    段煨的表情变得慈和而亲切,握着董顺的手臂道:“我常常跟人说,素卿贤侄是董家的麒麟儿,他们都不相信,还说你是逆子,如今事实证明老夫的眼光才是对的啊!”

    董顺心道,你还不如说我是逆子,我好歹刷点分。

    “段将军如此夸奖,不如给我麾下用命的士兵一些赏赐,以慰他们悍不畏死之勇!”

    段煨郑重道:“那是自然!要庆功!奖赏!狠狠地奖赏!”

    关于表彰会,其实是董顺的想法。

    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董顺还在洛阳,他向董卓提了一个建议,那就是表彰会,胜利后让有功者在所有士兵面前发表感言,无论对方是什么职位,都能享受英雄的荣誉。

    目的是让士兵们拥有一个英雄梦。

    当士兵平日里能触及到的伍长什长屯长突然成了英雄,他们就会想,是不是我努一把力,也能当上英雄?

    董卓在军队待过很久,一听就知道董顺这个建议靠谱,又不花钱,袍泽兄弟商业互吹又有什么关系呢?

    于是他马上下令实行这个政策,没想到,第一个享受表彰会待遇的,竟然是自己的儿子。

    董顺不正是一个曲长吗?

    不过发表感言时,他并没有多说,因为他知道,作为董卓的儿子,说再多也很难引起底层士兵的共鸣。

    所以他只说了一句话:全赖士兵用命,而且今天的胜利,张辽要占一半功劳!

    张辽面露感激,他很清楚八百冲十万最大的功臣是谁,没有董顺的决策、指挥、鼓舞和带头冲锋,他们不可能成功。

    但他太需要功劳了,毕竟他不是董卓的儿子,没有那么多机会。

    轮到张辽发言时,他有些紧张,支支吾吾连话都说不完整。

    段煨笑着问道:“你就说,当八百人对上十万人的时候,你心里在想什么?”

    张辽道:“我当时在想,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军还击!”

    众士卒皆大笑。

    ……

    华雄虽然死了,但关东盟军并没有攻下虎牢关。

    原因很简单,吕布到了。

    这位飞将一降临虎牢关,极大地鼓舞了士气,而且让一些胆小的关东军士兵感到畏惧。

    但局势依然偏向关东盟军这边,因为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拉扯,战争已经进行到攻城战了。

    华雄为什么要出关,而不老老实实待在关里?因为他要制止敌人制造攻城器械。

    因为像冲城槌、云梯、床弩这些攻城器械,巨大而沉重,几个木轮子走得非常慢,严重影响行军速度,若是遇上崎岖路线,根本没法过去,只能丢弃。

    (《后汉书》记载“弦大木为弓,羽矛为矢”,三国时期是有床弩的。)

    所以打仗时都是到达目的地之后,再就近伐木制造。

    而如今,攻城器械已经制造好了,盟军开始叩关!

    袁绍发表重要战略分析:“吕布善攻不善守,我们轮番攻城,他根本发挥不出作用!而且他们人数很少,三十万对两万六,优势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