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华靖和今日有此一遭,主要还是受了华靖离的连累,而且在这些人眼中,他们对华景和是有责任的。

    从前不觉得华靖离这个兄长失职,是因为他长年不在府中,现在他回来了,从前积累的问题就都爆发了。

    而这件事上他们的责任的确不小,当初为了快点把隐藏在背后的人引出来,是他们一起决定加大人手看着吕家从而反过来引起了夏明月的注意,让她觉得自己有机可乘的。

    如果不是他们安排在线,夏明月很可能会找另一件事生事儿,未必就能把华靖和折腾进元京府大牢里。

    华叶峰、董氏还好,他们能体谅华靖离的不容易,尤其华叶峰不是个宠妾灭妻的,两个儿子里若非让他选一个不可,他选的一定是华靖离。董氏就更不必说了,华靖离是她唯一亲生的孩儿。

    问题就在于卜小娘,她原本就恨华靖离挡了华靖和的路了,现在又碰上这么一桩事,更是要把华靖离恨到骨子里了,那么下一步她会做什么?

    还有上一世,卜小娘定是也恨华靖离的,那时华靖离保住了性命,身上到处都是暗伤,可是卜小娘不会去想华靖离多不容易,甚至他那副样子一看寿数就不会长了,这些她都不会体谅。

    她看到华靖离还能上马,还能南疆,心里一定很担心他其实已经完全好了吧?那样的话,他是不是也会担心他留下孩儿跟华靖和分华家?

    这世上有很多事儿坏就坏在一个“万一”上面,尤其是遇到大事儿了,少不得要把这个“万一”想得严重些。

    卜小娘看着华靖离没了性命之忧,之后一活就是十年,还去了南疆,大概会以为他的伤好不了是装的吧?

    夏明嫣看了看华靖离,有些为难又尴尬地道:“有个问题我想过很多次了,上辈子的时候夏明月是怎么搭上孙允斌的?”

    “她后来能跟李玦旧情复燃,是因为她被关在家庙。那时候华家都在忙你的事,听说二弟的妾室也有了身孕,你出征南疆之前又向她提议和离,甚至留下了给她另外置办的嫁妆。”

    “整个华家应是以为她翻不出什么风浪了,你回来怎么也得有个三年五载的,拖的日子久了,以她的性子定然同意改嫁,这事儿便了了,府里的人也就对家庙那边放松了警惕。”

    “她这才有机会跟李玦旧情复燃,可是前头这个孙允斌又是怎么回事?那时候夏明月才刚嫁进侯府一年多,大家都还没觉得你们之间就是死局了,她身边服侍的人定是不少。”

    “我也没听说她常去府外做什么,她好好地待在府里,是如何认识孙允斌,还跟他有了私情的?我在想,这件事跟卜小娘会不会有关系……”

    之所以这么怀疑,是因为时间点卡得太好了,再者说卜小娘这样的人不可能坐以待毙,什么都不做。

    前世也是这个时候传来华靖离已无性命之忧的消息的,也是在这个时候董氏开始给华靖离纳妾的。

    那时候楚氏还请董氏吃过茶,为的就是保住夏明月的地位,楚氏回夏家时还说,董氏向她保证了,只要夏明月能有孩子,无论男女,华家一定厚待,而且无论是谁都越不过嫡出的子女去。

    楚氏还劝过夏明月,别理会什么脸上有伤,只要她能生个孩子,再把孩子养住了,华家看在夏、楚两家的颜面上定然会对她的事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只要她夏明月有了孩子,哪怕只有一个女儿,承袭不了爵位也能招赘分家财,等到那时候她还不是爱怎么过就怎么过?

    董氏回去之后定是有段时间一直在劝着夏明月去亲近华靖离的,不仅是劝,想必是边劝还边给好处的。

    这样以来,卜小娘会怎么想,她定是要想董氏给华靖离纳了这么多个妾室,他的身子定是已经大好了,这是要赶紧留下子嗣呢。

    不过这些妾室生下的孩子都是庶出,这一点并不比华靖和高贵,尚且不足为惧,关键是要是夏明月想通了,一咬牙,一跺脚,真的生出个嫡子嫡女可怎么办?

    夏明嫣继续道,“即便华家有守业的规矩在,即便那时二弟还是继人,你一旦有了嫡子,这爵位先就要落到嫡子头上了。”

    “爵位都落了,家财上恐怕也要分得不少,这孩子的外家是夏家,还是楚相爷的曾外孙,华家的规矩再大,恐怕也不能完全不考虑这层关系吧?”

    “到时候恐怕无论是爵位还是钱财,就都得落在你跟夏明月的子孙身上了。”

    即便只有一个嫡女,将来走招赘的路,也无法继承爵位,可是嫡女若是有子,姓了华了,家财却是少不了要分大头的,卜小娘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样的事发生吗?

    这种时候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破坏华靖离和夏明月的关系,华靖离这边不好下手,而且不用下手他都对夏明月没好感,都已经下决心和离了。

    可是夏明月却是个左右摇摆不确定的因素,她这个人既要情,又要富贵和权势,她一方面看见华靖离伤了的半张脸就避之如瘟疫,一方面又舍不得钩翊侯夫人的位子。

    她那时候下不了决心和离,就是因为李玦那时候还有正室邓澜,根本娶不了她,再有就是李玦那时还没袭爵。

    她即便能够顺利改嫁给李玦,她也不过是一个世子夫人,而且还可能永远都是一个成不了侯夫人的世子夫人。

    华靖离皱眉:“不是没有可能,府上守卫严谨,女眷外出也是侍女、护卫左三层又三层地围着,要是没有福利的人牵线搭桥,她不可能跟孙允斌有太多往来。”

    “我还想起一件事,上辈子孙允斌是李玦介绍给我认识的,因为我身边缺一个文墨好的粮饷监军,便将他引到了军中,那时候我看过他的家世录和履历。”

    “他生母早逝,亲生父亲虽然看起来是一个商贾,严格来算,却是外戚远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