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西平大捷

    虽然德丰帝没有立刻封赏,但这短短的几句话,其含金量已经非比寻常。

    皇上这是亲口认可了赵书宁的功劳,只要等她从西平归来,就能受赏。

    楚定峰面上不禁露出笑容。

    殊不知,德丰帝心中却另有思量。

    这封捷报,独独将她点了出来,为其邀功,她未免太有本事了些。

    再想到先前陆知苒所说的那番话,德丰帝不禁深想,赵书宁这次是用了什么法子平复此疫?是否过于刚猛,又会在不久的将来暴露弊端?

    他派出去的心腹尚未传回书信,对于眼下西平的局势,他并不全然相信。

    究竟有没有人在西平兴风作浪,很快就有答案了。

    姜氏从楚定峰口中得知了赵书宁立功的消息,先是一愣,旋即便有些语气复杂地道:“还算她有几分本事。咱们的安儿定然也不比她差,定也能立下大功。”

    反观陆知苒,她非但没有功劳,反而往日的功劳也要被剥夺。

    一想到这一点,姜氏眼底就禁不住得意。

    今夜,萧晏清终于去了楚云清的院子,圆房时,他的动作很是温柔怜惜,事后,楚云清身子虽有些不适,但却是甜蜜居多。

    她娇怯地依偎在萧晏清的怀里,语气娇嗔,“殿下这么久都不来妾身这儿,妾身还以为殿下忘了妾身呢。”

    萧晏清刚刚得了满足,心情十分不错,对楚云清自然多了几分耐心。

    “怎会?本王只是太忙了,而且,本王若时常来你这儿,依王妃那善妒的性子,定会对你多有刁难。”

    楚云清听了这话,顿时感动极了。

    原来,王爷都是为了她着想。

    她又可怜巴巴地告了一番卢诗音的状,萧晏清对她好一番柔情安抚。

    翌日,楚云清起身伺候萧晏清更衣,又小意温柔地送他出门。

    萧晏清离开后,脸上温柔的神色便淡了许多。

    楚云清这个女人,长得一般,家世一般,若非阴差阳错,她定然没有资格进吴王府的门。

    之所以宠幸她,陪她演这一出戏,也是因为赵书宁的功劳。

    或许,楚翊安在西平也能闯出些名堂来。

    他已经派人给楚翊安和赵书宁传信,让他们替自己办一件事,若能办好,他们在自己这里便是大功臣。

    看在那两人还有些用处的份儿上,萧晏清这才宠幸了楚云清,给她两分温柔。

    楚云清沉浸在自我感动之中,压根不知道,自己这是沾了赵书宁的光。

    她抚着自己的肚子,脸上露出希冀的神色。

    昨夜,行房前她已然服下了赵书宁给的助孕丹,说不定她能一次就中了呢!

    正暗自期待,一个婆子就端着一碗黑乎乎的药汤入内,语气冷冰冰的。

    “楚侧妃,这是避子汤,喝了吧。”

    楚云清满脸不可置信,“我是侧妃,有资格为王爷诞下子嗣,你们凭什么要我喝避子汤?”

    那婆子皮笑肉不笑,“您只是侧妃,王妃尚未有孕,你有什么资格诞下子嗣?”

    楚云清面皮抖动,“殿下呢?殿下知道你们这么对我吗?”

    “您觉得呢?侧妃,请吧,可别让奴婢亲自动手,奴婢粗手粗脚,若是弄伤了您,可就不好了。”

    楚云清一番哭闹,但最终还是捏着鼻子喝了那碗药。

    确保她喝下去了,那婆子这才离开,去向卢诗音复命。

    楚云清满脸怨毒地盯着她的背影,摸着自己的肚子,恨极了。

    卢诗音那贱人若一直怀不上,难道自己也一直不能怀?真是不公平!

    不久后,捷报再次传回,这是任宗平传回来的。

    “羌笛狡诈,表面暂退,实则暗中联合西戎,意在攻下西平要地,进而长驱直入,威胁京都。七月初,羌笛部族再次劫掠百姓,微臣派兵追击,不料此乃羌笛与西戎声东击西之策,西平城遭到猛烈围攻,城门险些失守。”

    “瑾王率两千人马,直取敌军后方,焚掠敌方粮草,护军中尉孙牧之百步穿杨,射杀羌笛部族三皇子,敌军士气溃败。加之,太仓商行送来四发火炮,威力十足,一举将敌军击败,溃不成军。此役,我方共俘获战俘数千人,大获全胜。”

    德丰帝看罢,喜得大笑三声。

    “好,好好好!真是太好了!”

    堂下众臣亦是一片欢喜。

    “瑾王殿下在此次大战中立下此等大功,当真有勇有谋!”

    立马有人跟着附和,朝堂上尽是对萧晏辞的夸赞之词,大家脸上也都是笑意。

    但有人却笑不出来了。

    萧晏清脸上的表情僵硬极了,只能勉强扯了扯唇,露出牵强的笑。

    实际上,袖中的拳头早已握得咯咯作响了。

    可恶,萧晏辞怎么那么好的运气!偏偏让他立下了大功。

    若父皇恩准自己带兵前往西平,那立功的人就是自己了!

    此时的萧晏清,心头升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陆贯轩的注意力则完全放在了另外一件事上。

    太仓商行献出了火炮,还在此次战役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此大功,是不是可以把先前那桩罪责抵消?

    他很想为太仓商行邀功,但这话从他嘴里说出去却终归不合适。

    幸而,有人替他开了口。

    萧晏珩出列,“父皇,儿臣方才听到火炮,似是太仓商行献上的?如此说来,太仓商行又立下了一功。”

    萧晏清如何甘心让太仓商行再次立功?他赶紧接话,“此次太仓商行立功不假,但说来也奇怪,太仓商行如何会有火炮?”

    这话乍听似是单纯疑惑,但细品,就能品出其背后的恶意揣测。

    本朝禁止交易火炮,太仓商行却有火炮,且时机如此恰当,刚好在需要的时候献了出来,细品之下,委实蹊跷。

    太仓商行是陆知苒的产业,而陆知苒是萧晏辞的未来王妃,太仓商行私藏火炮之举,是不是与萧晏辞有些关系?

    大家都是人精,立马明白过来萧晏清此话的言外之意,一时之间,众人心中亦不禁泛起嘀咕。

    德丰帝脸上的笑意淡了几分,看向萧晏清的眼神也透出几分冷淡。

    “此事平乐县主已然事先向朕禀明,怎么,吴王对此事有异议?”

    德丰帝直呼吴王,语气中的冷淡与敲打之意,再明显不过。

    萧晏清精神一凛,后背瞬间冒出冷汗。

    “儿臣并无异议,更没有旁的意思,请父皇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