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鹃派人留意着知春苑那头的动向,希望能听到方氏暴毙的喜讯,但没想到,先传来的却是方成才风光归京的噩耗。
“二舅姥爷刚到京城,不仅人来了,还带来了重礼,足有好几大箱子。老爷还没来得及去向夫人兴师问罪,就先见了二舅姥爷,这会儿还在前厅待客……”
紫鹃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激动之下,小腹一阵胀痛。
她的脸色很难看。
“怎会这么巧?偏偏赶在这个时候!”
陆知苒也同一时间收到了这个消息,她的眉头蹙起。
翠芙和丹烟都很不甘,“老爷会不会看在二舅姥爷的份儿上,放过夫人?”
陆知苒思忖一番。
会吗?
以陆贯轩的秉性,会。
但这只是暂时的。
方成才升迁在即,他不欲得罪对方,或许会暂时留方氏一条性命。
但也仅此而已。
他不会让方氏恢复自由。
这件事也会永远地被记在他心里。
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露出自己自私刻薄又冷血无情的秉性,他不会对方氏手下留情。
想通了这一点,陆知苒便将此事抛开,不再多管。
事实果然如陆知苒所料,陆贯轩没有处置方氏,但也没有因为方成才的归京就给方氏自由。
她依旧被禁足在知春苑。
而陆家的内宅庶务,则是由几位老姨娘一起打理。
表面上看,方氏没有受到任何惩处,但知春苑的待遇却肉眼可见的变差了。
下人送来的吃食越发潦草,清汤寡水,分量不足,有时候甚至是馊臭的。
方氏有银子,知春苑有小厨房,但却没有可以烹煮的食材。
方氏的心腹魏嬷嬷摆出威风大闹一场,“你们这群捧高踩低的贱婢,夫人再怎么失势,也轮不到你们来糟践!”
但送饭菜的婆子油盐不进,“魏嬷嬷,你就别为难我这老婆子了,我也是奉命行事罢了。”
魏嬷嬷恼怒极了,但除了一通骂骂咧咧,却再无他法!
方氏阴沉着脸,周身都笼着一层低压。
按理说,自家兄长回来之后,她在陆家的待遇会有所提升。
但非但没有,反而变得更差了。
这只能说明,这一切,都是陆贯轩的授意。
这一切,都要怪秋篱那个废物!
原本她以为,秋篱会是自己手里最得力的棋子,但事实证明,这却是一步臭棋!
谁能想到,二哥会在她身上留下了种,若早知此事,方氏定然不会同意用她。
但她知道时秋篱已经进了府,一切为时已晚,她只能想法子弥补。
要遮掩她腹中孩子真正的月份,就只能先除掉李荣发。
构陷紫鹃和李荣发有染,便是方氏想出来的一箭双雕之计。
原本这是再完美不过的计划,方氏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奈何她遇到的净是蠢货,秋篱被人发现了底细却不自知,最后被对方狠狠反将了一军。
秋篱死了,还把自己给供了出来,方氏得了信,立马派人去方家求助。
幸好,二哥恰好归京,他亲自登门,送上了重礼,这才让她险险躲过一劫。
过后,陆贯轩也没有到自己跟前质问,似是揭过了此事,但知春苑的待遇一夕之间就变成了这般。
这些手段,虽不能伤她性命,但却着实让方氏吃了不少苦头。
方氏眸底闪过一抹恼恨,既恨陆贯轩的无情,也恨秋篱的无用,连带着自己二哥也恨上了。
若非他让秋篱怀了孩子,留了如此大的把柄,他们怎会这么快落败?
辛辛苦苦谋划一场,反倒自己惹了一身腥!
当日,方氏没有亲自在场,但她却本能地觉得,此事定然与陆知苒脱不开干系。
那个贱人有些手眼通天的本事,还专门克她!
且等着吧,她迟早要让那贱人付出代价!
天气日渐炎热,大家纷纷换上了单薄的夏衫。
就在这时,德丰帝收到了一个好消息。
“皇上,此前瑾王殿下进献的那一批洋芋,前几日丰收了。司农寺的小吏试种了一亩地,最后竟挖出整整四千斤!”
德丰帝闻言大喜,立马站了起来。
“当真?那些洋芋呢?在何处?”
当初萧晏辞进献时,声称此物亩产能高达三千斤,这已是十分惊人的数字,而今,司农寺种出来的这批洋芋,亩产竟比三千斤更高!
“他们抬了几箩筐来,就在殿外。”
冯有才吩咐一声,立马就有宫人把几箩筐洋芋抬了进来。
那些洋芋一个个个头饱满,比成人的拳头还要大,看上去非常喜人。
“好好好!司农寺众人栽种培育有功,人人重赏!吩咐下去,今天中午,朕便要吃这洋芋宴,让后宫诸位嫔妃们也都尝一尝。”
今日,后宫诸位嫔妃的餐桌上,都出现了这么一道特殊的食材,而这特殊的食材又被做出了好几种不同的花样,清炒洋芋丝,干锅洋芋片,炸洋芋,洋芋泥……每一种做法都各有特色。
德丰帝原本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真正尝到嘴里,顿时有种意外的惊喜。
此物不仅做法多样,味道极佳,而且饱腹感强,他都不曾用饭,直接吃这洋芋宴就吃饱了。
翌日上朝,他便让宫人将那几筐洋芋抬到了朝堂上,摆在众臣面前。
大家都没见过此物,俱露出了疑惑神色。
只有萧晏清脸色有些僵硬。
这是洋芋。
本该是他献给父皇的,只因自己一时保守,就被萧晏辞抢了先。
而这几筐洋芋看上去便十分新鲜,上面还沾着泥土,不用想也知道这是哪儿来的。
果然,德丰帝笑着向众人介绍了此物。
而听到德丰帝说,此物的亩产高达四千斤时,众人顿时一阵哗然。
“司农寺已然亲自试验过,朕昨日也尝了此物,味道极好!若此物能在百姓中大力推广,从今以后,咱们大齐的百姓定然都能填饱肚子。”
众人吩咐点头附和。
有人问,“此物是从何而来?微臣孤陋寡闻,此前竟从未见过,亦未曾听过。”
大家都发出了疑问。
德丰帝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几分,“这是从海外传过来的东西,是瑾王偶然所得,主动进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