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棠和黄玉并肩往正院走。

    海城的建筑和北方也不一样。

    在北方大户人家的院落以四合院为主。

    有钱人就是大院套小院。

    一进院,二进院,三进院……

    总之,院子套院子。

    而海城林家,说是院落却都以园命名。

    顾名思义,以景为主。

    哪怕只是居客的青松园和青竹园都能像在不同季节。

    青竹园里以竹为主,单竹、水竹、凤尾竹等等。

    不同品种的竹子,高低错落修成一道道景致。

    当然单纯的竹子会单调,还会辅以花草、树木、亭台楼阁、山水打造成宜居宜看的庭园。

    单客居就这样,住宅院占地面积更大,景致更美。

    住在这样的地方,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不是不能接受。

    然而,就是这样的人家,早饭吃的只是清米粥。

    沈清棠坐在每一寸都得用金价衡量的楠木餐桌前,拿着触手温凉的象牙筷,端着薄而透光的翡翠碗,吃的却是能数出几粒米的清水粥。

    沈清棠知道大乾水稻种不好,大米比较精贵。

    只是相对精贵,也不至于精贵到一大碗粥粒就几粒米吧?

    不,不是大腕,是小碗。

    沈清棠人很瘦,手掌也不大,碗口跟她手掌差不多大。

    难道这米是什么价值千金的米?

    沈清棠虔诚的抱着翡翠碗,喝了一口米粥。

    就是普通的大米。

    很普通的大米,普通到像是此等米。

    沈清棠微不可见的皱了下眉,不动声色的侧头看向黄玉。

    黄玉比她还虔诚,像是沙漠里的旅客只剩最后一碗水,喝一口就少一口的珍惜。

    沈清棠心下嘀咕,却只能不动声色的端坐。

    这是林家的家宴,饭桌上还有其他人。

    家主林远舟笑呵呵的开口:“林家人多,若是都来吃饭,别说一桌,十桌都不一定能坐开。

    只是我怕你俩不自在,早饭便没让他们过来。”

    黄玉感恩:“谢谢家主。”

    沈清棠没吭声。

    垂眸藏起眼中的复杂。

    只一碗清粥,一个比碗底还小的馒头,早饭很快就结束。

    沈清棠和黄玉起身告辞。

    “正好你们回去收拾收拾,一会儿咱们出发去祭海神。晚点儿开祠堂。”家主没留她们。

    黄玉眼睛瞬间红了,俯身行礼,“谢谢家主。”

    她经历种种打击、磨难,和沈清棠步步为营,为的就是这一刻。

    沈清棠扶着黄玉离开主园,打发走带路的丫环,才小声问黄玉,“你们林家人多吗?旁支多不多?他们也像咱们一样赶一天的路才到海城?”

    黄玉莫名其妙扫了沈清棠眼,点头,“多。林家是在海城发家至今已经有百余年,嫡系旁支遍布整个大乾。

    能来参加中秋宴的大都是海城各地的嫡系或者像我们这样的旁支。

    具体多少人我不清楚,反正开祠堂时,人都跪到院门外。

    我和夫君跪的位置,别说祖宗牌位,连祠堂门都看不见。

    好端端,问这个做什么?”

    沈清棠轻叹:“我就是想知道咱们今日得罪了多少人?!”

    “得罪人?”黄玉茫然问,“咱们来到本家之后,又没见过家主和家主夫人以外的人,怎么会得罪人?”

    沈清棠拉着黄玉继续往客院走,不答反问:“海城林家在你们心里是不是不可逾越的存在?”

    “不可逾越不至于。”黄玉知道沈清棠打趣自己,还是解释了一句:“不过,在多数林家人眼里,除了皇姓之外,就是林姓最大。

    而这里是林家本家,自然更气派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