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丹娘 > 第919章请君入瓮

第919章请君入瓮

    行宫秋猎,每一日都轰轰烈烈,热闹非凡。

    女眷们自第二日起,便能骑马出游。

    只要不进猎场,外头也有漫山遍野的秀丽风光。

    还有那年轻的少女们只想着去给心仪的少年郎君加油鼓劲,纷纷也去了猎场周围,一时间云鬓华衫,随风轻摆,清雅迤逦地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丹娘见了,都得感叹一句年轻真好。

    她已经不想去骑马了,也对烤肉失了兴趣。

    秋猎于她而言,更像是一场恰逢时宜的度假。

    每天晒晒太阳,赏赏秋叶秋花,看看花枝招展的女眷们嬉笑玩乐,她便觉得人生足以,望着秋高气爽、一碧如洗的天空中,云卷云舒,她眯起眼眸,在心中盘算着沈寒天如今已经到了何处。

    人一旦懈怠下来,时光就如流水一般匆匆而过。

    一晃三四日的时光就过去了。

    丹娘稳得住,可有些人却坐不住了。

    这一日,她照旧拿了一把躺椅坐在营帐外头晒太阳。

    正晒得暖洋洋时,不远处传来微不可察的脚步声,逐渐靠近。

    丹娘没有睁开眼,依旧一副假寐模样。

    任凭那声响走近了,更近了,几乎近在眼前。

    脚步声略在丹娘身后停顿了一会儿,大约是瞧丹娘有没有真的睡着似的,约莫一息的功夫,对方转身就进了丹娘的营帐。

    说时迟那时快,丹娘睁开眼,飞快地从外面将营帐的大门封死了。

    这种营帐的布料又厚又结实。

    即便用锋利的利刃也很难破开,用来搭建营帐既方便又挡风,更聚气暖和。

    大门封死后,丹娘就又回到躺椅上,继续晒太阳。

    听着里头的动静,她唇边荡漾开一抹笑。

    新芽她们提着泡好的茶水回来了,见营帐大门是锁着了,还吃了一惊。

    丹娘摆摆手:“无妨,等会儿看戏便是。”

    刚吃了两盏茶,营帐内就有动静了,显然是对方想出来,却发现大门被封死,根本出不来,这人有些慌了。

    偏又不敢闹得动静太大,这人又绕去了窗户那儿。

    可惜,一样封死了的,也出不来。

    里头的人就像是无头苍蝇一般,四处乱窜,最终发现自己被锁在人家营帐内,越发慌张,想要打开营帐的想法更是猛烈。

    丹娘这时开口了:“咱们营帐里头是不是有别的声音?怕不是有人进去了?前几日才刚刚闹过偷窃一事,咱们也要小心点。”

    尔雅心领神会,接过话茬:“夫人放心吧,营帐大门都是锁着的,谁能进去呢?夫人快来用点茶,这是新芽姐姐刚泡好的,这茶汤的颜色可还好?”

    “不错,秋日里看着别致得很。”

    丹娘赞道,“你们去请其他人过来,也品一品这茶。”

    没一会儿,丹娘所在的营帐外就聚了不少女眷。

    大部分都是主母奶奶级别的,年轻的姑娘们还在猎场那头看热闹,晒太阳品茶这样的事情未免显得过于无聊,无法吸引她们。

    众人品着茶,说说笑笑。

    忽儿桑小姐来了句:“还得是抚安王府的夫人谨慎呀,这营帐的大门都是锁着的。”

    丹娘轻叹:“可不是,前几日闹得我也心慌慌的,万一要是有什么人也偷到我这儿……还是谨慎些的好。”

    “也是。”桑小姐轻轻颔首,“不过前几日的事情倒是个误会了,我回去后才想起来,这一趟出行并未带上那些个御赐的金锭子,又沉又重的宝贝再好,也不适宜随行带着呀。”

    众人一听,纷纷追问。

    桑小姐便笑呵呵地解释了一二。

    还说自己已经与沈府二奶奶和解,这会子来往如常。

    闻言,王氏笑道:“桑小姐年纪轻轻倒是比我那会子还稳当,就是这份稳重,旁人学都学不来呢,也不知往后谁家公子有这样的好福气,能娶了桑小姐为当家主母,可是阖家的幸事。”

    桑小姐面红了一下,大大方方回道:“沈二奶奶就爱打趣,回头把你家那丫鬟还给你去!”

    “听说武安君府上的菜色一绝,不如……顺道叫那丫头带点回来,也叫我尝尝鲜?”王氏顺势道。

    众人一齐笑了。

    前几日的偷盗疑云,就这样迎刃而解。

    见桑小姐与王氏和解,还这般和气愉悦,众人啧啧称奇,也不免好奇那金锭子究竟从何而来。

    躲在人群后头的翁元雁显然也听到了,面色阴沉,难看如锅底。

    丹娘开口:“新芽,快把我们带来的特产糕饼拿出来分给大家,也叫她们长长见识。”

    新芽应了一声,打开了营帐大门。

    大门的帘子卷起,露出了一半里头的摆设。

    突然,新芽轻轻尖叫:“你是什么人?怎么在我们夫人的营帐内?”

    一声还未喊完,那人慌不择路冲了出去。

    大约是没想到外面还有这么多人,那人愣在原地片刻,忙又瞅着一个空隙钻了出去,一溜烟跑得没影了。

    丹娘也没去追,只是冷眼瞧着。

    直到那人冲向了衡王侧妃的营帐,一头扎了进去。

    这一幕众人看得清清楚楚,下一刻大家都去看翁元雁。

    翁元雁再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一时间支支吾吾,愣是说不出一个字。好半晌,她才磕磕巴巴来了句:“……这、这是什么人,是襄和夫人身边的丫鬟吧?”

    丹娘微笑:“那丫鬟穿得可是你府上的装扮,青绿的衣衫,透水的襦裙,怎么——侧妃娘娘自己都认不出来了?”

    话音刚落,翁元雁面色煞白。

    桑小姐眸光流转地看过去:“是啊,我记得第一天来时,傅侧妃就说过衡王府里的丫鬟都颇有规矩,就连衣裙样式都与别家不同,叫人一眼就能认出来呢。”

    翁元雁几乎把下唇咬破,倔强道:“仅凭着衣衫,又不能认是我的人,万一有人乔装陷害呢?”

    一时间,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那窃窃私语的声音不断传入耳中,听得翁元雁越发心情烦躁。

    丹娘始终没开口,只是静静看着她,似笑非笑。

    就在翁元雁快要被看得魂不附体时,丹娘来了句:“侧妃娘娘何必这么大反应,只是一个丫鬟从我的营帐内跑出去,又没偷什么东西,指不定只是跑错了营帐呢,侧妃娘娘别紧张。”

    “谁紧张了!”翁元雁捏紧掌心。

    “没紧张就好。”丹娘眯起眼睛,“说起来侧妃娘娘生得与我二弟的一房妾室还真是很像,几乎一模一样,说不定是这个原因,让你的丫鬟跑错了地方呢。”

    话音刚落,翁元雁眼中迸发出几乎要吃人的凶光。

    原本还在不断交谈的众女眷们,这会子也安静下来。

    大家的目光不断在二人间流转摇摆,静谧中透着不安的兴奋。

    翁元雁迟疑半晌,才从齿缝间挤出几个字:“天下这么大,有些相似的人有什么好奇怪的?都说襄和夫人非一般女眷,怎么也这样见识浅薄?”

    “那我确实见识浅薄。”丹娘利落起身,“我走南闯北这么久,还真是头一回见到相似成这个样子的人,难不成……傅侧妃有个双生姊妹?”

    翁元雁咬牙:“懒得与你掰扯。”

    说罢,转身就要走。